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信息公开工作的执行情况,我院编制了2018-2019学年度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六个部分。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外交学院院长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8323321)
一、 概述
2018-2019学年度,外交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信息公开的总体安排,继续坚持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原则,严格遵守《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利用信息发布平台,促进信息公开与内部治理、依法治校有机融合,持续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一) 充分利用信息发布平台
一是以校园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发布主渠道,提高信息发布全面性。推出一站式校园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启用OA办公系统,优化程序,提高信息流转速度,方便师生员工网上办文办事,规范信息发布备案。二是利用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央政府采购网、北京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等专业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发布针对性。三是发挥微信微博灵活便捷优势,通过学院官方微信微博、微信工作群、公众号,共享信息,互动交流,增强信息发布时效性、信息交流互动性。
(二) 以信息公开为抓手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坚持党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通过校园网党委宣传栏、会议、微信等渠道公开思想政治工作、学习教育情况、中心工作进展、组织工作、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二是决策规范运行、执行、监督公开。以章程为遵循,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用好校长办公会确定的会前协商、集体讨论决策、专家论证等机制,研究部署学院行政事项。涉及学生权益的事项,邀请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会议形成的决议、决定由分管业务院领导负责落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科研事务的决策作用,充分保障教授治学。纪检部门监督权力运行规范性。保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分工负责又相互把关,推动依法治校进程向前发展。
三是以信息公开促进民主治理。学校改革发展大事都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学术委员会讨论评定科研成果奖励,受理并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强化学术诚信考核,增强学术创新和学风建设。学位委员会研究讨论决定学位管理事项。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审定教育教学事项,听取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密切监控教学质量。
四是政府、高校、社会广泛参与学院办学。作为外交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在京高校,两部领导及北京市领导都高度重视和关注外交学院的发展,通过走访调研指导学院工作。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评估获专家指导组肯定。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经纬集团、法政集团等企业和社会机构为学院提供青年交流访问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奖学金资助,也对办学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同时,我院通过与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吸收有益的办学经验做法,逐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
二、 主动公开情况
(一) 校园门户网站公开情况
本学年度,我院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信息发布主渠道,共发布信息1873条。其中,基本信息333条,招生考试信息32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236条,人事师资信息50条,教学质量信息1110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19条,学风建设信息90条,学位、学科信息1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条,其他信息1条。
(二) 微信微博公开情况
外交学院官方微信总用户数达26722人,平均阅读量为2580人次。《外交人》官方微博圈粉6268人,积极报道校园生活,引导校园舆论走向。还通过招生微信、就业微信等与学生互动交流,不断增加学院关注度,提高办学透明度。
(三) 招生公开情况
严格按照教育部对招生工作的“十公开”“30不得”“六不准”“十项禁令”要求,公开高考招生简章、录取结果;公开保送生入选资格要求及录取办法;实地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活动,组织在校生重返中学母校招生宣传,招生部门负责人做客“北京高招直播”,与考生零距离,解读回应考生咨询;院纪委加强高考招生录取全过程监督,防范廉政风险点。通过研究生部网站公开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博士硕士分专业招生计划数、拟录取研究生数及名单、初复试总成绩、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信息,确保考生及时了解研招政策,落实招生“阳光工程”要求,持续推进招生公开、公正、透明。
(四) 学位、学科信息公开
我院主动公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新增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对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申报和论证材料、拟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信息进行公示。
(五) 教学质量公开情况
教学质量历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院主动公开教学改革信息、教学质量报告以及就业信息。对教学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制作办事表格和模板,方便学生获取信息并了解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还通过学生评教,吸收学生对课堂教学意见建议,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同时,在国际交流和品牌赛事中彰显教学质量。通过志愿服务、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模拟联合国大赛,展现外交学子风采,彰显教学质量。
(六) 财务、资产及收费公开情况
在校园网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对新增专业学费收费向上级单位备案。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张贴收费信息,公开教育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对象、收费依据及投诉电话。积极宣讲财务制度和报销流程,并在新学期学生入学集中收费期间,财务人员现场答疑解惑。进一步整合优化报销流程、简化报销手续,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为推进物资设备采购和基建项目建设透明公开,后勤和基建部门制作工作流程图,并在校园外网发布,直观明了介绍了物资设备采购以及大型基建工程的全过程,有助于教职工、学生了解并监督后勤基建工作。
(七) 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情况
我院在校园内网公开《外交学院领导干部兼职管理办法(试行)》、岗位聘用结果、人事任免信息。其中,岗位设置方案向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工会委员会代表征集意见和进行了答疑,并向广大教职工传达,人事部门收集并处理了职工意见建议。招聘公告在校园网和“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要求,积极做好招聘全程纪实工作。对校领导因公出国境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出访人员、出访时间地点、事由以及停留天数,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在主动公开事项清单基础上,我院不断丰富并细化公开内容,公开培训工作情况、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国际交流情况。还通过院长信箱、院长接待日等渠道收集群众对办学意见建议,倾听群众心声,协调落实解决问题。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本学年度,我院收到信息公开申请1件,院办已及时回复。作为外交部二级预算单位,我院预决算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因此,我院预决算信息未在校园网上公开,财务部门将保持与外交部沟通联系,进一步推进此项信息公开工作。
四、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肯定。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本学年度,我院未收到举报、复议、诉讼。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较上一学年,我院各项工作信息公开更加全面、及时、准确。以往二级单位信息公开缓慢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当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公开评价工作方式还不丰富。尚未引入第三方评价,今后可借鉴其他高校有益做法,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着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由师生或者第三方机构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信息公开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于信息公开工作开展好的二级部门激励还不够,今后要研究激励措施,调动院内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