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至25日,第二十届“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在我院沙河校区举行。本次大赛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我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22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英语系本科二年级学生王羽珎、唐杰两位同学代表外交学院参加了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两位同学凭借缜密的推理分析能力、出色的应变能力、流利诙谐的英语表达、精湛的辩论技巧,经过8轮循环赛,成功晋级淘汰赛,并闯入四分之一决赛,赢得了比赛评委和观众的好评,最终获得一等奖。 在此,特向王羽珎和唐杰同学表示祝贺!感谢外交学院英语创新实践训练中心辩论团队指导教师的赛前辅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向辩论团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教师及学院相关部门! 英语系 2017年5月31日
2017-06-01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校,外交学院党委近期结合学院实际多管齐下,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培训活动及开展巡谈等,努力在全院推动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深入基层开展巡谈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现任党委书记齐大愚同志、时任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同志和院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携党办工作人员,在学院相关部门开展思政巡谈工作,与教职工代表进行座谈,检查教材使用、师风师德建设、师生思想建设等情况,调查了解思政工作实际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就思政工作提出具体希望和要求,强调教职工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同时创新方法,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做好思政工作。齐大愚同志在巡谈中详细询问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态及就业情况等问题,并就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等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巡谈工作为党委研究出台思政工作初步方案、贯彻落实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发挥了调研、检查、督促、沟通等多方面作用。二、围绕“两学一做”开展中心组学习4月17日,学院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两会”精神,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的讲话及有关文件,并就《外交学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初步方案》进行研究和初审。副院长江瑞平同志在主旨发言中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了详细解读并回答了同志们的提问。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介绍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及相关工作情况。院长秦亚青同志强调,全院上下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迎接十九大召开和“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学院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所有党委委员结合主管工作分别谈了学习体会及相关看法建议。此外,5月5日院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邀请了市委党校刁琳琳副教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院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及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委员约80人参加。三、举办专题培训班推进落实党内监督和支部责任4月19日,学院党委举办第八期党务培训班,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委员约80人参加。院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总结了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就今年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作进一步部署和提醒,强调落实党内监督,发挥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并希望大家一要立足提升理论素养,着力在思想观念上有新认识;二要立足加强品格修养,着力在综合素质上有新提升;三要立足落实落细工作,着力在工作能力上有新提高;四要立足示范履责,着力在工作作风上有新气象。党办主任王少华同志就新版《党务工作手册》做了讲解。之后参训人员对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方案草案等研提意见,并围绕如何做好党建与思政工作进行研讨。四、办好发展对象培训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4月26日,院党委举办第二十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仪式,发展对象及新党员共72人参加。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在开班仪式上围绕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给学员们讲党课,结合自身体会,同时例举许多数据和事例,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对比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讲解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和内涵要义,希望同学们认真学原著、学党章,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特别注意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以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学知识长本领;践行党员义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遵守校纪校规。培训班持续三周,包括专题辅导党课、观看教育视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交流讨论、闭卷考试及个人自学等系列内容,并注意严把政治关和纪律关。
2017-05-242017年5月13日,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华北大区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北京中译天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四个赛区的7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英语系研究生杭素获二等奖,王诗涵、王亦秋获三等奖。杭素同学晋级全国总决赛。 全国口译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具备一定英语口译能力和专业训练的在校学生举办的传统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大赛共分学校初赛、赛区复赛、大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今年的比赛覆盖全国六个大区,共有546名选手参与了大区赛的角逐。 我院英语系同学在比赛中以饱满的精神、娴熟的口译技能、灵活的应变能力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的口译水平,为外交学院赢得了荣誉,特此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杭素同学在接下来的全国总决赛中取得好成绩!感谢英语创新实践训练中心口译指导团队的教师们为他们提供的赛前辅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学院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 英语系 2017年5月17日
2017-05-22“十载·新声”第十届全国高校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于外交学院圆满落幕图/赵佳童2017年5月7日,由外交学院主办,外交部新闻司支持,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外交学院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十载·新声”第十届全国高校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于外交学院圆满落幕。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中国驻马拉维大使、原中国驻卢旺达共和国大使潘和均,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健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外交部团委书记汪亮,中影影视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奕,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田薇,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等多名新闻发言及媒体领域专家、学者受邀担任决赛评委。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瑱为空军工程大学代表队颁发一等奖图/鄢紫琪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24所顶尖高校的80余名选手参与了本届比赛。经过预赛的激烈角逐后,表现优异的6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最终,空军工程大学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二等奖,同济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获得三等奖。张瑱书记致辞 图/赵佳童杨宇军局长致辞 图/赵佳童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田薇致辞 图/赵佳童决赛开始,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瑱致辞。对支持大赛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感谢,表示外交学院设计推出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等一系列全国大学生竞赛,旨在推动高校学生加强关注国内外大事、加强学习国策国情,锻炼交流沟通、应急反应和思辨能力等,为将来建设中国和服务中国做好准备。而后,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薇分别为大赛致辞。杨局长强调,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不仅是对选手反应能力和外在风度的考量,更是对选手综合素质的培养;田薇老师则以自身媒体人的身份向选手们提出作为新闻发言人与公众沟通信息的重要性。参赛选手进行模拟新闻发布 图/鄢紫琪 赵佳童本次全国总决赛共设三个环节。“厚积薄发”基础问答考察选手日常知识的积累及对时事的关注;“妙语连珠”即兴演讲考察选手逻辑思维及临场反应能力,“唇枪舌剑”模拟新闻发布考察选手进行新闻发布的综合素质及面对记者追问的应急反应。在每个环节结束后,评委一一进行专业点评,为选手们的日后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决赛现场中,观众通过微信墙进行场内互动,评论选手表现;“青年之声”平台上,1350余人观看了视频直播,参与线上讨论。除正式比赛之外,大赛还设置了旁听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参观人民网新媒体大厦、举办专业讲座、进行高校联谊等活动,真为青年学子打造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本届大赛以“十载·新声”为主题,展现了大赛十年来的发展与创新。未来,全国高校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将从新的起点出发,进一步向社会普及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激励大学生了解、思考、参与新闻发布事业,培养当代青年各方面综合素质,鼓励青年学子未来代表各行各业向媒体与公众发声。 院团委2017年5月17日
2017-05-192017年4月19日下午,英语系本科翻译专业2014213班,2014214班的同学们在英语系主任石毅与杨悦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外交部新闻司,与外交学院英语系校友、外交部新闻司陆慷司长进行座谈,观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了一堂生动的《外交口译》观摩实践课。 外交部新闻司陆慷司长是外交学院英语系校友,曾多次在例行记者会后与旁听的英语系学生亲切交流。在此次实践课程中,陆慷司长与同学们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首先,陆司长介绍了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情况,从政策、研究、社会三个层面阐述了相关工作的现状与挑战,并强调了翻译在相关工作中的重要性。随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积累外交外事实践经验,灵活应对突发情况,避免紧张。此外,陆司长还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国际政治的知识和见解,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最后陆司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在不同岗位上为外交学院做贡献,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贡献。 此次活动是英语系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系二十年来一直坚持每学期组织学生观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外交口译》以及相关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将外交一线口译工作观摩作为实践课堂的重要环节,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旁听例行记者会和现场的同声传译,同学们不仅亲身观察外交口译的实际应用、外交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也领略到了外交部发言人冷静沉稳的风格。 座谈会后,陆司长亲切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这堂观摩实践课,不仅使同学们亲历一线,了解外交口译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也使同学们深入了解外交口译的准确性和政治敏感性,对今后的外交口译学习以及其他外交外事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英语系 (英语系 高嘉邵 供稿) 2017年5月10日
2017-05-112017年5月2日,我院召开中层干部会。外交部干部司曹忠明司长、全体院领导及各部门中层干部出席会议,秦亚青院长主持会议。 曹忠明司长在会上宣布了外交部党委的任免决定:部党委2017年3月9日批准:任命齐大愚为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兼中国外交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司级),免去袁南生的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职务。袁南生同志作简短发言。他表示,与学院党委班子及各位老师的相处如饮美酒、如沐春风,对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对齐大愚大使担任党委书记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齐大使外交经验、领导经验丰富,党性原则强,预祝齐大使取得新成绩。齐大愚同志作简短发言。他指出,目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学院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大学也处于重要阶段,自己会尽快转变角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曹忠明司长讲话。他指出,外交学院领导班子调整是外交部党委从学院长远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外交学院取得的成就是全院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袁南生同志的心血,对袁南生同志表示衷心感谢。齐大愚同志政治成熟,具有较强的大局观念和使命责任感,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大使等职务,2016年9月被任命为中国外交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为外交干部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相信齐大愚同志能够与学院领导班子一起共同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曹忠明司长希望学院继续讲政治、顾大局,充分发挥中国外交官摇篮的作用,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大学行列的目标。秦亚青院长代表学院党委对部党委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他表示,袁南生同志在本科教学评估、60周年校庆、中央巡视等重大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很大贡献。齐大愚同志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大局观念强,他的到来将进一步加强党建,推进从严治党,也会把他丰富的外交经验带到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秦院长最后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外交学院将按照部党委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培养合格外交人才。
2017-05-092017年4月25日上午,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彼得·J卡赞斯坦应邀到访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参加外交学院“院级荣誉教授”授予仪式,秦亚青院长、王帆副院长出席活动。 授予仪式与学术交流在主楼419报告厅举行。秦亚青院长首先向出席活动的师生代表介绍了卡赞斯坦教授的学术成就,并代表学院向卡赞斯坦教授颁发了外交学院“院级荣誉教授”证书。卡赞斯坦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外交学院师生的认可,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卡赞斯坦教授是我院于60周年校庆期间遴选的四位“院级荣誉教授”之一,其他三位学者包括罗伯特·基欧汉、王赓武和巴里·布赞。 授予仪式后,卡赞斯坦教授做了题为“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与世界”的专题讲座。卡赞斯坦教授以此次美国大选为切入点,对特朗普当选背后的美国社会深层次因素,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卡赞斯坦教授与出席活动的师生就大家关心的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和当前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整个交流活动气氛热烈、讨论高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 2017年4月25日
2017-05-02又是一年春来到,桃红依旧,竹青如昔。2017年4月19日下午一点,外交学院2017年师生植树节在沙河校区拉开序幕。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复苏的大地,空气格外清新。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此次活动,秦亚青院长、江瑞平副院长、李洪梅副院长参加了此次植树活动。研究生部的80余名同学在党总支书记谭继军老师和辅导员赵嘉蒙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活动。还有部分捐认树苗的老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秦院长在活动开始时,给同学们做了简短的动员讲话。秦院长讲到:“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象征着新的生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岁岁年年树不同,正如同学们的面貌,也会随着岁月发生变化一样。树木陪伴着我们成长,在母校留下亲手栽种的树苗,在母校留下一份属于自己的记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随后,物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为大家简单讲解了种植树苗的相关知识以及大体流程。植树活动正式开始。一点三十分开始,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挥掀铲土、抬水灌溉,整个校园笼罩在朝气蓬勃、欢歌笑语、热火朝天地植树活动氛围内。挖坑、栽树、填埋、浇水,虽然很多同学没有植树经验,但认真向绿化师傅学习,乐在其中。整个植树过程,不仅让同学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更让大家深刻意识到环保的不易和重要性,整个树林交织着师生们的欢笑和汗水,这画面必将留存在同学们的心中,是将来对母校的一片思念。历时两个小时的植树活动,师生们共同努力,种植了樱花、桃花、山楂、苹果和梧桐等总计100棵。 外交学院 2017年4月24日
2017-04-25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International Law Students Association)主办。该赛事自1959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有58年历史,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性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2017年4月8日至16日,第58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国际总决赛(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院代表队从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首次成功晋级全球32强并获得最佳书状奖(全球第9名),刘燕彬同学获得最佳辩手,创造了我院在此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同时也是今年中国高校各代表队获得荣誉最多的队伍。我院代表队于2016年10月组建,由陆晨、区炜妍、刘燕彬和秦辕东等同学组成,国际法系教师王佳博士和宋岩博士担任教练。代表队在2017年2月举行的中国大陆赛区选拔赛中荣获季军,晋级华盛顿全球赛。全球赛期间,我院代表队先后迎战德国汉堡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拉脱维亚大学、台湾地区东吴大学以及智利天主教大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密切的团队配合,在与世界强队的比赛中,展现了外院学子的风采,获得了法官和对手的好评。衷心感谢学院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团队成员左一彤、周振科、卢思琦、郭旭阳以及往届校友孙刚、张冰、张笑阳、陈昱等同学的参与和帮助! 国际法系
2017-04-252017年第二十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赛区决赛于2017年4月4日下午在中央财经大学结束,共有100支参赛队伍参加了比赛。英语系王俊良、胡韵哲同学经过五轮循环赛的激烈角逐,获得一等奖。外交学院代表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同时,我院也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本次华北赛区决赛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央财经大学承办。近年来,我院英语辩论队不断取得佳绩,在国内英语辩论界树立起外交学院英语辩论的品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在此向获奖同学和英语创新实践训练中心英语辩论指导团队表示祝贺!同时感谢学院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英语系 2017年4月17日
2017-04-202017年4月15日,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北京地区复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北京中译天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北京地区10余所高校的8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英语系杭素、王诗涵获二等奖,王亦秋获三等奖,孙天源、吴凡获优秀奖。杭素、王诗涵将代表北京地区参加华北大区赛。 全国英语口译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具备一定英语口译能力和专业训练的在校学生举办的传统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大赛共分学校初赛、赛区复赛、大区赛和全国总决赛。4月15日全国共有20个复赛区同时进行比赛。 以上同学在比赛中以饱满的精神、娴熟的口译技能、灵活的应变能力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的口译水平,为外交学院赢得了荣誉,特此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他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感谢英语创新实践训练中心口译指导团队的教师们为他们提供的赛前辅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学院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 英语系 2017年4月17日
2017-04-20为培养我院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传播志愿服务理念,院团委于2016年7至8月开展了外交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我院派出的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队伍“情系洛阳、献爱贵州、筑梦北京”,在多地出色完成支教任务,累计支教时长6400余小时,受到当地师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2017年3月,经北京团市委评选,我校获得“2016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校已连续两年获得此殊荣。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院团委共组织5支社会实践队伍、57名学生志愿者分赴河南、贵州、北京等省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中,知行学会带领的两支队伍分别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东良小学和汝阳县双泉小学开展“悦”读周乡村主题夏令营活动,为小学完成书屋搭建并捐献图书2000余册;吾心社前往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龙井小学,带领志愿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亲情陪伴活动,使西部的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与关爱;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学生红十字会带领23名志愿者在北京市昌平区和谐星火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课业辅导,利用自身所学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欢笑。多年来,院团委积极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强化综合管理和专业指导,为培养我院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搭建了重要平台,使我院青年能够进一步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为我院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外交外事人才提供全面助力。 院团委2017年4月17日
2017-04-17首届全国高校海洋法模拟法庭邀请赛(英文)于2017年4月8日至9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我院国际法系代表队最终获得总成绩全国第二名(亚军)、最佳辩手奖和最佳指导奖三项大奖。该模拟法庭由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联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及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主办,是全国唯一的海洋法方面的专门性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比赛以英文为竞赛语言,模拟国际海洋法法庭审理程序,旨在推进高校学生对海洋法的掌握和运用,促进海洋法知识的传播和争端解决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本次比赛共邀请了包括我院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13所全国各地一流高校参加。我院派出以章缇萦、李冰清、张珂瑶、许卫赫曦为上场队员,以王丹、方媛为研究员的参赛队,国际法系教师王佳、宋岩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经过预赛、半决赛、决赛等多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我院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总成绩亚军的团体大奖。在个人奖项方面,章缇萦同学获得最佳辩手奖,王佳、宋岩老师获得最佳指导奖。本次比赛获得了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外交学院分中心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与支持,代表队表示衷心感谢!另外,团队成员董杰睿、周若昕、周梦迪、梁梓乐、杜鑫时等同学为比赛准备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感谢!国际法系
2017-04-142017年3月31日,东亚思想库网络(Network of East Asian Think-tanks, NEAT)第26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我院亚洲研究所郭延军、崔海宁、苗吉以及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玉主代表“NEAT中国”参会。本次会议由“NEAT韩国”国家协调单位——韩国东南亚研究所主办,东盟10国(文莱缺席)和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代表与会。会议得到NEAT各方高度重视。会议审议并通过了NEAT第25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和第13届年会的会议纪要,并就NEAT2017年年会主题、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及第27次国家协调员会议暨第15届年会相关事项展开讨论。会议重点讨论并通过由NEAT中国提交的“东亚中小企业合作”、NEAT日本提交的“东亚人口老龄化中的医疗体系”、NEAT泰国提交的“东亚老龄化合作”以及NEAT印尼提交的“东亚清理海洋塑料垃圾合作”四个联合研究工作组的概念文件。经与外交部亚洲司密切沟通及充分扎实的前期研究,中方提交的“东亚中小企业合作”工作组概念文件得到与会代表一致认可与支持。参会期间,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安排中日韩三国参会代表会面,我方与韩国国立外交院、日本国际关系论坛两家机构就如何积极推进中日韩思想库网络(Network of Trilateral Cooperation Think-tanks, NTCT) 框架下的各项工作、开展联合研究等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还就双边关系和三国合作形势等交换了看法。 NEAT成立于2003年,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成为“10+3”合作机制下最务实、最活跃的二轨道机制之一。我院亚洲研究所是外交部指定的“NEAT中国”国家协调单位,代表“NEAT中国”组织相关第二轨道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与2015年,受外交部委托,我院亚洲研究所又分别承担起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和“中日韩思想库网络(NTCT)”的中方协调工作。
2017-04-113月29日下午,院团委举办2016-2017学年第二期团课,邀请到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为我院团员青年讲述“一个跨界体育人眼中的世界”。我院党委副书记张瑱主持了本次团课。 团课主讲人杨海滨老师曾先后在高校团委、北京团市委工作,曾任北京团市委副书记,现任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期间创作了颇多文学作品,并担任诸多社会兼职。杨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为同学们讲述了一个“跨界体育人”对我国外交外事工作的理解和领悟。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的主场外交还是民间的多边外交,体育外交、足球外交、武术外交已经走上了世界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讲座中,杨老师以世界地图为例,指出世界各国所出版的地图都以本国为中心,体现出了各国不同的价值观。由此他勉励我们心中始终要怀揣一幅中国地图,不管在何地工作,都要从世界中心出发,传播中国声音与诉求,不忘初心。接着杨老师讲述了自己利用莫奈画作回应外方嘉宾质疑中国雾霾影响、引用世界名曲呼吁中外友好交往等外事案例,强调了综合素质对一名外交外事人才的重要性。杨老师鼓励同学们汲取多领域知识,使自己更加从容淡定,在对外交往中绽放中国人的光芒。一直以来,团课作为提高广大团员青年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不断培养、提升我院团学干部、普通团员、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每期团课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拓展了外院学子视野,深受同学们欢迎。此次团课坚定了我院团员青年的思想信念和爱国之情,同时激励大家博学笃行,以良好的素质和丰富的知识从容应对各类涉外场合,在对外交往中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院团委2017年4月6日
2017-04-07第二十二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于2017年3月24-26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我院英语系大二张粲同学代表外交学院参赛。在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的总决赛中,张粲同学发挥出色,获得全国一等奖,为外交学院赢得了荣誉。 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是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最广、比赛规模最大的英语演讲比赛。经互联网选拔赛、校园选拔赛、地区选拔赛的层层选拔,来自全国20个赛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泰国的69名优秀选手晋级此次总决赛。 3月24日的全国半决赛主题是Man and Technology: The Brave New World,张粲同学以充实的定题和即兴演讲以及从容的问答,从3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 3月26日上午,全国总决赛拉开帷幕。决赛定题是Globalization: Enough Is Enough? 张粲同学第四位出场。她从家乡桠溪的变化入手,探讨全球化的必然,并提出解决全球化危机的办法。在接下来的即兴演讲与问答环节中,张粲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凭借流畅的表达和准确的回答成功夺得大赛一等奖。 我院英语系演讲团队的教师们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全程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2016-2017赛季的各级演讲赛事中,我院选手连创佳绩,捷报频传。 在此特向张粲同学表示热烈祝贺!感谢外交学院“英语创新实践训练中心”演讲团队的指导教师的赛前辅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向演讲团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教师及学院相关部门! 英语系 2017年4月1日
2017-04-053月22日下午,法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帕斯卡尔·博尼法斯先生光临我校沙河校区,在图书馆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国际秩序演变”的专题讲座。博尼法斯先生采用大历史的眼光,不局限于当下,带领同学们追溯历史,结合冷战及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深入剖析了现今国际秩序形成和变化的前因后果及发展前景。他通过详实的例证指出,地缘政治学家应当透过表面从深层次理解、分析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国际秩序的形成并非某一偶然事件所决定,而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我们要学会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博尼法斯先生特别指出,在未来的世界秩序中,中法之间紧密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博尼法斯先生还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美国“边境墙”、叙利亚危机、法国总统大选以及地缘政治研究方法的提问。讲座由外语系系主任李旦教授主持。
2017-03-30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有关精神,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活力团支部”创建遴选活动。我院国际法系2014411班团支部继获得“2016首都高校优秀基层团支部”荣誉称号后参加全国遴选,经资格审核、网络投票和评审等环节,最终获得由团中央学校部授予的2016年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希望我院各级基层团组织向2014411团支部学习,继续做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在基础团务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工作方法创新、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方面进一步开拓思路,继续提升我院共青团组织的组织运行活力、工作开展活力、团员参与活力,使我院团员青年能够在朝气蓬勃、积极奋进的组织生活中全面发展。 院团委2017年3月28日
2017-03-303月15日,外交学院召开2017年共青团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6年工作,部署2017年共青团工作任务。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出席会议,院团委、各院系团总支书记、校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大一新生团支部书记、2016年新入团团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我院团委书记王华迪同志主持。首先,各院系团总支书记汇报了2016年各团总支工作开展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团总支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中切实发挥了其活力与能力,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做出了实际有效的贡献。接着,团委副书记方博分别从团委换届选举、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完善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丰富第二课堂、组织实践活动、培养校园艺术氛围等方面汇报了2016年我院团委工作。随后,团委书记王华迪同志部署了2017年我院共青团重点工作。一是在我院深入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二是继续加强团的组织建设,2017年底全面完成院系团总支及系级学生会换届选举工作。三是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起点,创新发展我院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四是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共青团工作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接着,团委为2016年新入团团员举行了庄严、热烈的入团仪式。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我院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向8位新团员颁发了团章、团员证和团徽。新团员面向团旗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委书记助理胡秀鸿宣读《团章》有关团员权利与义务的条款。新、老团员代表分别发言。最后,我院党委副书记张瑱同志讲话,充分肯定了2016年外交学院各级团学组织取得的成绩,并就今年工作提出了要求。张书记强调,共青团员尤其是团学干部,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同时,张书记指出,2017年是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之年,团员青年要切实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先锋本色和良好形象。张书记还与在场团员青年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我院广大青年关心的问题与诉求。张书记认真倾听了这些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本次共青团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提高了广大团员青年对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整体了解,增强了各级团组织的凝聚力,激励各级团学组织为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院团委 2017年3月28日
2017-03-293月22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应我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邀请,来我院访问并与教师们进行座谈。郑永年教授是外交学院外交学系的老朋友,多次来我系访问和讲学。外交学系、国际 关系研究所等老师参加了座谈。在座谈中,郑教授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就国际关系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谈到中美关系,郑教授认为中国应正确认识特朗普。美国精英阶层鄙视特朗普,对其多持批评态度。受其影响,中国精英中的主流声音也是批评特朗普。但大家对特朗普有误解。他是务实的成功的商人,对美国面临的问题的诊断是正确的。特朗普注重贸易和经济实际利益,比注重意识形态的民主党希拉里和奥巴马都更好打交道,对中国来说有不确定性,但也有机遇。与特朗普打交道,要考虑他想让哪些州、哪些利益集团受益。他是否能够做成不得而知,但必须要知道,他想要做什么。谈到TPP,郑教授认为,中国接受TPP将使自己很难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发展导向、而不是规则导向才是中国应该优先考虑的。发展了,有实力了,制定的规则自然有人跟随。关于朝核问题,郑教授指出,朝核问题对中国构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其有效解决将检验中国大国地位,对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的解决都会有影响。随后,苏浩、熊炜、曲博、梁晓君等老师就中国外交战略、民粹主义、“一带一路”等问题与郑教授进行了坦率的交流,整个座谈会过程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2017年3月23日
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