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年修订)《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要求,结合外交学院工作实际,由院长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学院信息公开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五个方面。本年度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一、情况概述 2023-2024学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发挥信息公开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拓展平台体系,全面推进学院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信息公开作用,注重信息安全。利用线上线下方式,面向考生宣传和讲解招生政策,使广大考生充分了解我院招生政策。解读财务制度,编制报销指南,便利教职工办理报销事宜。充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注重信息安全,严格区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三类信息,严格落实保密审查制度,确保信息公开合法合规、及时有效。 二是遵循便民原则,优化管理服务。学院完善数据平台建设,在办事大厅模块提供信息化办公、项目采购、开具证明等服务,教职工可轻松在掌上知晓办事进度。办事大厅网页端累计访问量90711次,移动端累计访问量366475次。各部门以表格的形式组织整理数据,对发布内容进行分类展示,推进可视化交流,便于教职工对学校各项信息增进理解。建设学科建设信息一站式填报平台,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减轻教师重复、多头填报压力,促进教学、科研数据共享,提升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 三是扩大公开范围,提升校园治理水平。在教育部公开事项清单基础上,学院主动公示科研成果统计信息,学术研讨会、讲座等学术动态,调研情况和研究中心概况,促进科研信息共享,加强政府、高校、协会协同管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发布院领导会见国内外政府官员、外国驻华大使情况、非学历教育培训团组信息以及国际化人才培训班信息。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互联互通,更好地服务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和在职人员外事培训。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学院公开各类信息的形式 1、学院门户网站(https://www.cfau.edu.cn/)、信息公开网(https://xxgk.cfau.edu.cn/)、校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微信企业号,各职能处室和系、部、所门户网站等网络形式相关栏目主动公开学校校务概况、组织建设情况、学生管理情况、教师管理情况、干部管理情况、教育教学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合作交流情况、学术科研情况、校园文化情况及其他应主动公开的信息; 2、学报、研究报告、年鉴、简讯、文件、学生手册、统计报表等纸质材料; 3、学院电子屏幕、宣传橱窗、公告栏、院长信箱、纪检监督信箱等; 4、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及宣讲会等形式。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学院主动公开各类信息3091条,其中,基本信息116条,党务公开信息100条,招生考试信息108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48条,人事师资信息58条,教学质量信息2508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37条,学风建设信息3条,学位、学科信息3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75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等其他信息34条。 截至2024年8月31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共计76818人,发布推文180篇,总阅读量942160次,总转发量33616次,阅读量达74余万人次,内容涵盖新闻类的院内重大活动、领导出访会见情况,学术资讯类的研讨会、研修班开展情况,学生风采类的志愿服务、主题教育、实习实践活动,特别推送类的讲座课程、师生评奖评优、项目立项、比赛获奖喜报等。另外,2024年5月,我院开通官方微信视频号,发布3条视频,播放量超1.9万。 1、“基本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16条,包括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党委书记作党建工作述职情况等。 2、“党务”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00条,包括内网重点通知43条,工作安排36条,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安排信息12条;外网发布简报共计9条。学院还利用展览路校区正门北侧的4块宣传栏展板及沙河行政楼一层展板,及时宣传党中央、教育部有关政策,例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传海报及“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宣传海报等。 3、“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 该条共公开信息108条,包括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拟录取研究生名单,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信息。 本科招生方面,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高校招生工作“十公开”要求,通过外交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本科招生报考指南》等形式公开招生录取信息。“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有26543人关注,总阅读量总计17.4万。学院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外交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报考指南、宣传折页、宣传片等信息发布平台和招生宣传物料,以及举办校园开放日、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招生直播访谈和招生宣讲会等方式,系统充分宣介学院和专业育人特色优势和人才培养成果,公开招生咨询渠道,及时公布学院本科招生章程、各类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等重要招考信息并做好解读工作、消除信息差,及时公示本科外语类保送生拟录取结果、发布高招录取结果查询办法。 研究生招生方面,学院通过校园外网,面向社会公开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以及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等事项共13条,公布参加博士、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共5条,公布拟录取学生名单3条,公布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信息36条。同时,还通过学院招生工作新闻中心、“外交学院研招办”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招考信息,确保考生及时了解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初复试办法、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申诉渠道等信息,通过咨询热线,及时回答考生的各种问题,切实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充分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公众的广泛监督,保证研究生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4、“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48条。为保障广大师生教工、社会公众依法获取学院财务信息,提高财务工作透明度,学院坚持推进财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在学院官网、校园内网、学院公众号等渠道公开财务信息。为了方便学院师生了解最新的财务制度、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效率和服务质量,学院还通过新员工入职培训、新生入学讲座、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组会议及预算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专人宣讲财务制度、操作流程,对广大师生进行培训和咨询。 2023—2024学年,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公开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财务管理制度方面 根据外交服务保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求,财务处牵头修订了《外交学院经济活动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审批后通过校园网公示;转发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2023年8月16日发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进一步规范提取行为的通知》(国机房资[2023]6号)。 (2)预决算报表方面 按照财政部、外交部的相关要求,学院在外交学院官方网站信息公开专栏统一公布预算、决算信息,包含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等,接受社会监督。 (3)收费管理方面 学院严格执行教委、物价局等相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切实加强教育收费政策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收费公示制度,依照“收支两条线”原则,细化工作职责,规范操作,责任到人,通过公示栏、网上公布等形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及投诉方式等信息予以公示。 (4)资产管理方面 2023年10月通过内网发布了《外交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公开了基建工作程序及工作流程图;后勤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发布并公示信息5条,其中资产管理制度1条;公有住房产权变动情况公示10条;各类捐款、奖励、补贴、集体宿舍情况、平抑资金发放等相关信息发布并公示5条;设备家具类资产处置相关信息公示1条;后勤小型项目采购、参竞等相关信息公示17条。 (5)工作内容方面 通过学院内网及微信企业号,及时发布相关工资收入、住房补贴发放公示、工作简报、业务通知、到账信息,方便广大师生员工及时了解与本人相关的财务信息。 5、“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58条,包括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等。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政策,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学院公示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信息,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内容包含出访人员姓名、出访时间、出访地点、出访事由以及停留天数。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学院在内网发布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公示共16条,公示内容及公示时长无一错漏。 学院规范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活动,采取定期梳理、严格审批的手段,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文件要求,学院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人事处通过内网发布考察预告、公示信息及任免通知。学院坚持和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紧密结合学院实际,细化并公开选拔任用工作流程。通过开展非定向民主推荐等方式,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确保教职工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2005年第6号令)、《外交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以及《外交学院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学院在内网公开发布学院2023-2024年度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计划及工作安排,通过学院外网主页向社会公开发布经核准的招聘信息(包括学院情况简介、招聘岗位、数量及待遇、应聘人员条件、报名方法等事项)、笔试和面试名单和流程、拟录用人员公示等信息。此外,博士后、科研助理等人员招聘信息均通过学院外网主页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开展坚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及结果公开,并接受教职工、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6、“教学质量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2508条,包括教师数量及结构,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教务方面,发布信息236条。学院通过校园网发布校历2条、发布部门规章制度4条,工作会议简报9条;发布师资管理相关信息19条,教材建设相关信息9条;发布推免生遴选相关信息3条,公示名单3条,转专业公示2条;发布选课通知15条,辅修通知5条,停调课通知8条,院内考试相关信息18条,期末考试巡视情况简报9条,发布外语考试相关信息32条;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与保障5条;发布网络信息安全相关信息11条以及其他信息84条。 本科就业方面,发布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类信息共计658条。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内网、学生门户、学院门户网站以及“外交学院就业”微信公众号、毕业生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学院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新闻简报、招聘信息、公开公示等内容,如一次性求职补贴、西部基层奖励申报、就业信息填报等程序公开;用人单位宣讲会、国际组织和国际发展活动、求职辅导讲座等工作动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就业手续相关流程和联系方式等。增强办公的透明度,加强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提高工作实效,持续优化就业管理服务流程。 研究生就业方面,通过校园内外网、研究生微信群、研究生干部微信群、张贴公示公告、电话或现场就业指导和咨询等渠道对涉及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公示、简报、招聘信息、宣讲会双选会信息、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等事宜进行发布和宣传,发布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信息1600余条,其中通过校园内外网、官方微信上公开的信息20条。 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点建设方面,通过学生手册、校园内外网、工作微信群、会议等渠道,对涉及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各类评定结果进行发布和宣传,发布12条信息。除学生手册中包含的日常管理规定外,还通过校园网公布了2023年度外交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名单、区域国别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遴选结果、2024年研究生学术成果鼓励奖获奖论文名单;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4份;研究生学术规范制度3项;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1项;公开新增硕博研究生导师名单、新聘特聘教授名单;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优秀导师评选的申报材料和推荐结果;新增研究生导师申请的相关材料及遴选结果等。 7、“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7条,包括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学生奖励处罚办法,学生申诉办法。 本科生管理服务方面,通过校园内网教师门户及学生门户、学生处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申请与管理规定信息14条。在奖助学金评选工作中,做到了程序公开、透明,对评选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五个工作日的公示。学生处通过发布通知、公示,召开学工例会、辅导员工作会议、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向学生及相关部门老师公布、宣讲、解读、回应工作。学院在重要时间节点、学校重要活动期间,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通知、简报、推送,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快节拍的营造宣传育人的氛围,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及水平。 研究生管理服务方面,通过校园内外网、官方微信上公开发布研究生新生入学与应届生毕业学籍方面相关通知3条。同时,公示毕业研究生申报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名单和对申请西部、基层就业表彰奖励,还通过研究生微信群、张贴公告等形式对我院进入用人单位政审考察的研究生名单或录用研究生名单进行公示。在研究生奖助学金及奖惩管理规定方面,研究生部通过研究生手册公开了9条规定,其中,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6条,学生奖励处罚办法2条、学生申诉办法1条。 8、“学风建设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条,包括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9、“学位、学科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条,包括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等。 10、“对外交流与合作”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75条。学院新版留学生办公室网站(http://iss.cfau.edu.cn)已于2020年3月重新投入使用,并在网页内嵌入了留学生招生系统及在校管理系统。在我院留学生办公室网站学校规章一栏,共有4条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外交学院外国留学生入住国际交流中心管理规定(试行)》、《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外国留学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外交学院关于留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外交学院本科留学生考勤与请假办法》等信息,此外还提供了《外交学院留学生假期赴京外地区出行申请表》、《汉语留学生请假单》、《学历生请假申请表》等留学生需要的表格信息。“外交学院留学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共发布71条相关通知信息。 通过校内网推送简报、微信公众号中英文宣传的形式,让院内广大教职工和留学生了解我院留学生文化活动、优秀留学生校友出书宣传、首届“外交学院·留学生杯”摄影及中英文征文大赛优秀作品、新生迎新活动、“讲好中国故事”系列讲座等日常管理动态。同时在各类奖学金评选时,学院均在内网及留学生办公室网站进行公示。 11、“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等其他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4条。学院针对师生关注度高的制度管理、消防安全、疏散演练、车辆管理、校园安全检查及活动等信息进行主动公开。此外,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校园反恐防暴应急预案、户口办理流程、场馆封闭、停车管理规定等其他信息也第一时间通过校园网发布。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和不予公开情况 学院信息公开网提供信息公开申请表下载服务,师生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可根据自身学习、科研或工作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学院申请获取相关信息,网站发布具体工作流程,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本年度,学院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也不存在不予公开情况。 四、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截止2024年8月31日,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未收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五、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023-2024学年,学校稳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以学院门户网站为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办学信息,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增强信息公开实效,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在基本信息、招生考试、财务资产、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学风建设、学位学科、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好信息公开,通过多种形式向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学院在推进信息公开工作进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面对校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时,个别部门及时、准确公开有关信息、做好回应的意识还较为薄弱;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阶段,学院将继续做好上级关于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部署,把信息公开作为加强依法治校、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着重从以下方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信息公开的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学习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制度和文件要求,开展信息公开业务的专题培训,推动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加强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合作, 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队伍专业化水平。 二是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的媒介渠道。在加强现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同时,继续探索和完善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公开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方便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公开信息的获取。 外交学院 2024年10月31日
2024-10-31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年修订)《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要求,结合外交学院工作实际,由院长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学院信息公开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五个方面。本年度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 一、情况概述 2022-2023学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全面推进学院信息公开工作。 加强信息解读,充分保障师生知情权。利用线上线下方式,面向考生宣传和讲解招生政策,使广大考生充分了解我院招生政策。解读财务制度,编制报销指南,便利教职工办理报销事宜。召开“双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答疑会,充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遵循便民原则,优化管理服务。学院完善数据平台建设,在办事大厅模块提供信息化办公、项目采购、开具证明等服务,教职工可轻松在掌上知晓办事进度。办事大厅网页端累计访问量79151次,移动端累计访问量345689次。各部门以表格的形式组织整理数据,对发布内容进行分类展示,推进可视化交流,便于教职工对学校各项信息增进理解。同时,以图文并茂形式发布讲座、会议信息,并提供链接对内容进行补充,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建设学科建设信息一站式填报平台,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减轻教师重复、多头填报压力,促进教学、科研数据共享,提升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 扩大公开范围,提升校园治理水平。在教育部公开事项清单基础上,学院主动公示科研成果统计信息,学术研讨会、讲座等学术动态,调研情况和研究中心概况,促进科研信息共享,加强政府、高校、协会协同管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发布院领导会见外交部官员、地方外办官员、外国政府官员、外国驻华大使情况、非学历教育培训团组信息以及国际化人才培训班信息。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互联互通,更好地服务外交外事人才培养和在职人员外事培训。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学院公开各类信息的形式 1、学院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网、办公系统、微信公众号、企业号,各职能处室和系、部、所网站等网络形式; 2、学报、研究报告、年鉴、简讯、文件、学生手册、统计报表等纸质材料; 3、电子屏幕、宣传橱窗、公告栏、院长信箱、纪检监督信箱等; 4、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及宣讲会等形式。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学院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522条,其中,基本信息116条,招生考试信息76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85条,人事师资信息34条,教学质量信息942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41条,学风建设信息52条,学位、学科信息3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4条,其他信息6条。外交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63条,累计6万余人关注。 1、“基本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16条,包括院长办公会决议通报,学术委员会简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或修订的教务、财务、留学生、基建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度,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就《外交学院章程(修订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还包括院长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作年度工作报告,党委书记作党建工作述职情况。 2、“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 该条共公开信息76条,包括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保送、自主选拔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拟录取研究生名单,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本科招生方面,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高校招生工作“十公开”要求,通过外交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本科招生报考指南》等形式公开招生录取信息。“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有22750人关注,总阅读量总计18.5万。招生部门还通过高招访谈、高招和保送生宣讲会等途径介绍学院优势和专业特色,开通招生咨询热线,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 研究生招生方面,学院贯彻落实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要求,利用校园官网、招生工作新闻中心、研究生招生办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招考信息。开通招生咨询热线,耐心解答考生问题,及时回应考生关切。 3、“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85条。财务、收费信息公开方面,学院在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向社会公开年度预算表。校领导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学院财务状况、收支执行情况,并就预算执行情况与与会代表深入沟通,听取意见建议。学院严格执行市教委、物价局等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加强教育收费政策宣传,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投诉电话,接受监督。资产信息公开方面,学院在中国政府釆购网、中央政府釆购网、北京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的平台上发布采购意向、招标公告、竞争性磋商公告以及招采结果、成交公告、合同公示等信息。 4、“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4条,包括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学院规范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活动,采取定期梳理、严格审批的手段,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公示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信息,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内容包含出访人员姓名、出访时间、出访地点、出访事由以及停留天数。 学院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在干部考察、任免等环节及时公示有关信息,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开展定向民主推荐,充分保障教职工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通过校园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公开招聘计划及工作安排,明确招聘范围、招聘条件、岗位要求及招聘程序,加大招聘过程公开力度。制作招聘岗位信息表,方便应聘者下载使用。同时对拟录用人员信息进行公示,做到招聘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5、“教学质量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942条,包括教师数量及结构,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院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包括校园网、“外交学院就业”微信公众号、公示公告、线上答疑会、咨询热线、现场就业指导等途径。举办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优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 6、“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41条,包括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学生奖励处罚办法,学生申诉办法。学院向每位新生发放《外交学院学生手册》,就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办法、勤工俭学、经济困难认定与资助、助学贷款申办作了详细解释说明。 7、“学风建设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52条,包括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8、“学位、学科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条,即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9、“对外交流与合作”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4条,包括《外交学院外国留学生入住国际交流中心管理规定(试行)》、《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外国留学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外交学院关于留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外交学院本科留学生考勤与请假办法》。 10、“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等其他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6条,包括校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推演、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核酸检测异常情况通报、春季校园防火安全提示、防汛工作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和不予公开情况 学院信息公开网提供信息公开申请表下载服务,师生员工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可根据自身学习、科研或工作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学院申请获取相关信息,网站上发布了工作流程,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本年度,学院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也不存在不予公开情况。 四、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截止2023年8月31日,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未收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五、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年度,学院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以学院门户网站为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办学信息,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增强信息公开实效,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充分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知情权。院长办公室对照“清单”及时上传各类办学信息,更新信息公开专栏。积极协调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做好解释说明和管理服务。 过去一年,在学院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院办学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但还存在着工作不足,诸如信息公开制度应进一步完善,部分系、部、所公开信息不及时,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不充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育部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学院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让信息公开制度落地见效。同时组织开展全院信息公开检查工作,对不及时公开信息的部门给予通报。今后将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强化对财务、基建等专业领域的监督。 外交学院 2023年10月27日
2023-10-31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由外交学院编制。全文包括学院信息公开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五个方面。本年度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一、情况概述 2021-2022学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全面推进学院信息公开工作。 (一)以信息化为抓手,增强信息公开实效。学院上线新版校园门户网站群系统(https://www.cfau.edu.cn/),优化栏目布局,将“办公电话”、“校园地图”、“OA办公”、“校历”摆在显著位置,完善网上信息发布、检索、查询和统计功能。依托OA办公系统建立规章制度管理模块,实现对规章制度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细化信息模块,对发布内容进行分类展示,方便教职工进行检索。在OA办公系统中的“行政公文”“党委公文”以及“办事大厅”等模块开发流程追踪功能,师生能够实时知晓办事进度,适时催办,提高办结效率。学院还以校园网为平台开设专栏,加大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成果宣介力度。同时上线的校园门户网站手机移动端实现教职工即时访问、掌上办公的功能,极大提高了信息公开的实效。 (二)健全体制机制,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学院着力健全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通气会机制,传达外交部党委工作部署和学院党委工作要求,保障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关事务及时公开。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批制,由学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分工负责审核把关。涉及“三重一大”以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须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经由学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予以公布。涉及专业领域内容,提交审议前还需经过专家论证。全院信息发布的规范性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信息解读,充分保障师生知情权。学院在公开过程中重视信息解读,对招生政策进行宣传和讲解,保障广大考生充分了解我院招生政策。举行说明会、培训会和答疑会,对有关“双一流”建设的规章制度进行宣贯和释疑。举办专家讲座,增强教职工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中,采用图文并茂形式进行宣介,并利用超链接等技术手段对发布内容进行补充,加强内容的可读性,充分保障师生和广大考生知情权。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学院公开各类信息的形式 1、学院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办公自动化系统、微信公众号、各职能处室和系部所网站等网络形式; 2、学报、研究报告、年鉴、简讯、文件、学生手册、统计报表等纸质材料; 3、电子屏幕、宣传橱窗、公告栏、院长信箱、纪检监督信箱等; 4、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及各类座谈会等会议形式。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学院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671条,其中,基本信息47条,招生考试信息55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11条,人事师资信息34条,教学质量信息1803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35条,学风建设信息107条,学位、学科信息4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78条,其他信息7条。另外,在教育部公开事项清单基础上,学院还主动公开科研成果统计和公示信息76条,学术研讨会简报、调研情况66条,非学历教育培训团组信息9条。外交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39条,累计6万余人关注。 (三)清单公开事项 1、“基本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47条,包括学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外交学院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院长办公会决议通报28条、2022年秋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1条、沙河校区疫情应急演练、学院开展疫情应急处置与安全稳定工作推演。 http://tportal.cfau.edu.cn/col724/100913.htm http://tportal.cfau.edu.cn/col724/db49ac20649a41c19cf4215d03b4b212.htm http://tportal.cfau.edu.cn/col724/c4e46abf259a4aef8d25bb31a9e13b66.htm http://tportal.cfau.edu.cn/col724/2fb18be40fd044d5af72d9759ed9df01.htm https://xxgk.cfau.edu.cn/col1684/b732d74fdae645fa83dc783d7c4d28dc.htm 2、“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 该条共公开信息55条,包括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保送、自主选拔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拟录取研究生名单,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https://zs.cfau.edu.cn/ https://yjsb.cfau.edu.cn/col41/col460/index.htm 本科招生方面,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高校招生工作“十公开”要求,通过外交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本科招生报考指南》等形式公开相关信息。截止2022年8月31日,“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17023人,比上年度同期增长4008人,微信推送阅读量总计117287次。学院招生部门还通过高招访谈、高招宣讲会、保送生宣讲会等途径介绍学院优势和专业特色,公开招生咨询方式,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 研究生招生方面,学院贯彻落实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要求,利用校园网、招生工作新闻中心、研究生招生办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招考信息。开通招生咨询热线,耐心解答考生问题,及时回应考生关切。 3、“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1条。学院在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向社会公开收支预决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并细化公开至项级科目。还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https://xxgk.cfau.edu.cn/col1684/103507.htm https://xxgk.cfau.edu.cn/col1684/4c9ecdc0f2264c309db7504ee64db747.htm http://zfcgzxn.cfau.edu.cn/col4518/06dc68b9f99344708479240d567f62c7.htm 4、“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4条,主要包括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学院规范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活动,采取定期梳理、严格审批的手段,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在干部考察、任免等环节及时公示有关信息,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开展定向民主推荐,充分保障教职工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通过校园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公开招聘计划及工作安排,明确招聘范围、招聘条件、岗位要求及招聘程序,加大招聘过程公开力度。制作招聘岗位信息表,方便应聘者下载使用。同时对拟录用人员信息进行公示,做到招聘结果公开。 https://www.cfau.edu.cn/col2982/tzgg1/97860.htm 5、“教学质量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803条,包括教师数量及结构,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其中,促进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信息1771条,同比增长89.6%。外交学院本科就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16296人。 https://jwc.cfau.edu.cn/ https://80-80-80-27-8080.webvpn.cfau.edu.cn:443/ 学院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包括校园网、微信群、公示公告、线上答疑会、咨询热线、现场就业指导等途径。举办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优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 6、“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35条,包括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学生奖励处罚办法,学生申诉办法。学院向每位新生发放《外交学院学生手册》,就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办法、勤工俭学、经济困难认定与资助、助学贷款申办作了详细解释说明。 7、“学风建设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07条,包括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党委学生工作部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办公内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时政快讯、防诈骗预警、资助宣传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简报,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8、“学位、学科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4条,包括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https://yjsb.cfau.edu.cn/ 9、“对外交流与合作”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178条,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精心制作留学生请假申请表、留学生假期赴京外地区出行申请表,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10、“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等其他信息”公开情况 该项共公开7条,包括《外交学院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外交学院校园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沙河校区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11、“党务公开”情况 学院党委通过校园内外网发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史学习文献、修订的党建规章制度、党建工作简报。学院党委委员通过党建述职、工作通气等形式传达部署党建工作。学院还利用宣传栏发布党中央、教育部方针政策、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海报、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以及新修订的教育法等信息,增强党务公开的时效性、可读性。 https://www.cfau.edu.cn/ http://djxcjsn.cfau.edu.cn/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和不予公开情况 学院信息公开网提供信息公开申请表下载服务,师生员工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可根据自身学习、科研或工作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学院申请获取相关信息,网站上发布了工作流程,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本年度,学院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也不存在不予公开情况。 四、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截止2022年8月31日,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未受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五、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年度,学院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以学院门户网站为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办学信息,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增强信息公开实效,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充分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知情权。院长办公室对照“清单”及时上传各类办学信息,更新信息公开专栏。积极协调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做好解释说明和管理服务。 过去一年,在学院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院办学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但还存在着工作不足,诸如信息公开制度应进一步完善,部分系、部、所公开信息不及时,信息公开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充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育部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学院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着手修订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让信息公开制度落地见效。以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为契机,组织开展学院相关制度修订。将制度修订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质效。同时,加大信息公开督促检查力度。对不及时公开信息的部门给予通报。 二是加强信息公开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引导系、部、所增强主动公开意识,尤其侧重对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师生满意度为目标,追求信息公开依法、规范和效率,提升信息公开专业队伍的素质能力。 外交学院 2022年11月3日
2022-11-08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院长办公室编制了《2020-2021学年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分为概述、主动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信息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六个部分。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是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院长办公室(联系电话:6832 3321)。一、概述外交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将信息公开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信息发布,回应社会关切,优化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公开实效。(一)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水平2020-2021学年,院办组织全院规章制度修订工作,公布新版规章制度汇编,共297篇。进一步激活师生、行业专家、校外单位等多方主体参与治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公开程序,明确各方权责边界,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二)拓宽公开渠道,强化信息发布学院以校园网作为信息发布的主渠道,及时发布和更新信息。通过院长接待日、院长信箱、院领导联系班级等渠道,收集师生意见建议,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公开办学信息,发布年鉴、简讯、要报,加大公开力度。在教育部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党务、疫情防控、学术会议、学院领导任免、学生获奖等信息。利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等校外渠道公开信息。升级办公系统,加强移动端建设,方便教职员工查询办理。(三)扩大参与范围,增强治理能力学院落实外交部、教育部、北京市领导指示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保障广大师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邀请师生代表列席院长办公会,促进决策公开,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汲取办学意见建议。(四)加强平台建设,优化管理服务我院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教务教学、科研、财务、生活、IT等服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教职工和学生能够掌上查询所办理事项的进度情况,还可以留言反馈意见。学院还利用企业微信,发布通知、公告,提供信息查询等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改善师生服务体验。二、主动信息公开情况(一)校园门户网站公开情况本学年度,我院通过校园网公开信息共计1374条,其中,基本信息130条,招生考试信息89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5条,人事师资信息43条,教学质量信息944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30条,学风建设信息1条,学位、学科信息1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14条,其他信息17条。(二)微信公开情况官方微信发文123篇,粉丝数量新增1万余人,总计约4.76万人。招生、就业、留学生微信精准推送信息,增强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传递互动性。(三)党务公开情况通过校园内网发布学院重点工作安排、规章制度、理论学习情况、支部活动和落实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会议传达党务信息,保障党员党组织意愿得以充分表达,调动党员党组织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党建宣传栏公开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巡视整改工作动态、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及成果,借助文字、数字、备注解读政策,图文并茂,方便党员群众直观了解党的理论政策。(四)招生考试信息公开学院严格落实教育部招生“十公开”“三十不得”“六不准”“十项禁令”要求,切实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公开招生计划、招生章程、招生简章、报考指南、录取分数线、录取名单等信息。公布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开通录取信息查询渠道。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参加直播访谈,解读招生政策,回应考生关切。录取过程接受纪检监督,招生录取工作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保证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五)财务公开情况财务处通过校园网公开财务制度,组织专人讲解财务制度和报销流程,整合报销流程,编制报销表格,提高报销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在校园网公开预决算信息,开辟服务专区,介绍报销借款手续及注意事项,方便教职工办理报销。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六)招投标项目和建设项目公开学院通过校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央政府采购网、北京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等平台公开招标采购信息。公开招标公告、成交公告、中标公告。制作工作流程图,直观介绍基建工程流程,便于教职工、学生、家长了解工程进度。在工程完工后,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造价审核。确保招投标环节和基建项目公开透明,不留死角。(七)人事师资信息公开学院在校园内网发布中层干部考察预告、公示信息及任免通知。落实公开招聘要求,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通过学院主页发布招聘信息,做好信息公布及公示,出台了《外交学院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八)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公开教师数量及结构、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等。发布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招聘信息,举办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三、依申请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信息公开方面,我院收到信息公开申请1件,院办已及时处理。四、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认可。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本学年度,学校未收到举报、复议、诉讼。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近几年来,在学院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下,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日益全面、及时、准确。当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检查力度有待加强,评议措施有待完善。今后将不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推进监督检查,完善评议措施,并积极借鉴其他高校有益做法,切实做好信息公开,提高办学透明度。 外交学院 2021年10月31日
2021-11-04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结合开展情况,院长办公室编制了《外交学院2019-2020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分为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六个部分。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是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院长办公室。(联系电话:6832 2971)一、 概述2019-2020学年度,外交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将信息公开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信息发布,提高公开实效,回应社会关切,优化平台建设。认真梳理10年来信息公开工作,总结经验,找准问题短板,研究解决思路。(一) 拓宽公开渠道 强化信息发布我院以校园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发布的主渠道,及时发布和更新信息。通过院长接待日、院长信箱、院领导联系班级等渠道,收集师生意见建议,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公开办学信息,发布年鉴、简讯、要报,加大公开力度。并在教育部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党务、疫情防控、学术会议、学院领导任免、学生获奖等信息。还利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等校外渠道公开信息。升级办公系统,加强移动端建设,方便教职员工获取查询信息。(二) 扩大参与范围 增强治理能力落实外交部、教育部、北京市领导指示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保障广大师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邀请师生代表列席院长办公会,促进决策公开,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加强与董事会成员单位联系,汲取办学意见建议,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二、 主动信息公开情况(一) 校园门户网站公开情况本学年度,我院校园门户网站(官网:http://www.cfau.edu.cn/)公开信息共计1437条,其中,基本信息88条,招生考试信息57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123条,人事师资信息39条,教学质量信息987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12条,学风建设信息101条,学位、学科信息1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9条,其他信息10条。(二) 微信公开情况官方微信推送新闻、通知等各类信息163条,粉丝数量近4万,总点击量40万次。招生、就业、留学生微信精准推送信息,增强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传递互动性。(三) 党务公开情况通过校园内网发布学院重点工作安排、规章制度、理论学习情况和支部活动情况。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会议传达党务信息,保障党员党组织意愿得以充分表达,调动党员党组织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党务宣传栏公开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借助文字、数字、备注解读政策,图文并茂,方便党员群众直观了解党的理论政策。(四) 招生考试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教育部招生“十公开”要求,公开招生计划、招生章程、招生简章、报考指南、录取分数线、录取名单等信息。公布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开通录取信息查询渠道。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参加直播访谈,解读招生政策,回应考生关切。录取过程接受纪检监督,招生录取工作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五) 财务公开情况公开财务制度,组织专人讲解财务制度和报销流程,整合报销流程,编制报销表格,提高报销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六) 招投标项目和建设项目公开通过校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央政府采购网等渠道,公开资产管理制度2条,仪器设备、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信息113条。公开招标公告、成交公告、中标公告,制作工作流程图,直观介绍基建工程流程,便于教职工、学生、家长了解工程进度。在工程完工后,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造价审核。确保招投标环节和基建项目公开透明,不留死角。(七) 人事师资信息公开在校园内网发布中层干部考察预告、公示信息及任免通知。落实公开招聘要求,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公示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情况。 (八) 教学质量信息公开 公开教师数量及结构、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发布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招聘信息,举办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三、 依申请信息公开情况和不予公开情况依申请信息公开方面,我院收到信息公开申请1件,院办已及时处理。不予公开方面,我院预算隶属于外交部,非独立预算主体,预决算信息涉密。收支预决算总表、收入预决算表、支出预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决算表未公开。四、 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好评。五、 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本学年度,学校未收到举报、复议、诉讼。六、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较上一学年,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当然,还存在薄弱环节,比如,检查力度有待加强。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适时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检查。同时借鉴其他高校有益做法,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办学透明度。 外交学院 2020年12月10日
2020-12-18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信息公开工作的执行情况,我院编制了2018-2019学年度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六个部分。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外交学院院长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8323321)一、 概述2018-2019学年度,外交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信息公开的总体安排,继续坚持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原则,严格遵守《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利用信息发布平台,促进信息公开与内部治理、依法治校有机融合,持续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一) 充分利用信息发布平台一是以校园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发布主渠道,提高信息发布全面性。推出一站式校园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启用OA办公系统,优化程序,提高信息流转速度,方便师生员工网上办文办事,规范信息发布备案。二是利用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央政府采购网、北京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等专业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发布针对性。三是发挥微信微博灵活便捷优势,通过学院官方微信微博、微信工作群、公众号,共享信息,互动交流,增强信息发布时效性、信息交流互动性。(二) 以信息公开为抓手提升治理能力一是坚持党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通过校园网党委宣传栏、会议、微信等渠道公开思想政治工作、学习教育情况、中心工作进展、组织工作、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二是决策规范运行、执行、监督公开。以章程为遵循,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用好校长办公会确定的会前协商、集体讨论决策、专家论证等机制,研究部署学院行政事项。涉及学生权益的事项,邀请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会议形成的决议、决定由分管业务院领导负责落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科研事务的决策作用,充分保障教授治学。纪检部门监督权力运行规范性。保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分工负责又相互把关,推动依法治校进程向前发展。三是以信息公开促进民主治理。学校改革发展大事都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学术委员会讨论评定科研成果奖励,受理并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强化学术诚信考核,增强学术创新和学风建设。学位委员会研究讨论决定学位管理事项。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审定教育教学事项,听取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密切监控教学质量。四是政府、高校、社会广泛参与学院办学。作为外交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在京高校,两部领导及北京市领导都高度重视和关注外交学院的发展,通过走访调研指导学院工作。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评估获专家指导组肯定。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经纬集团、法政集团等企业和社会机构为学院提供青年交流访问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奖学金资助,也对办学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同时,我院通过与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吸收有益的办学经验做法,逐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二、 主动公开情况(一) 校园门户网站公开情况本学年度,我院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信息发布主渠道,共发布信息1873条。其中,基本信息333条,招生考试信息32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236条,人事师资信息50条,教学质量信息1110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19条,学风建设信息90条,学位、学科信息1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条,其他信息1条。(二) 微信微博公开情况外交学院官方微信总用户数达26722人,平均阅读量为2580人次。《外交人》官方微博圈粉6268人,积极报道校园生活,引导校园舆论走向。还通过招生微信、就业微信等与学生互动交流,不断增加学院关注度,提高办学透明度。 (三) 招生公开情况严格按照教育部对招生工作的“十公开”“30不得”“六不准”“十项禁令”要求,公开高考招生简章、录取结果;公开保送生入选资格要求及录取办法;实地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活动,组织在校生重返中学母校招生宣传,招生部门负责人做客“北京高招直播”,与考生零距离,解读回应考生咨询;院纪委加强高考招生录取全过程监督,防范廉政风险点。通过研究生部网站公开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博士硕士分专业招生计划数、拟录取研究生数及名单、初复试总成绩、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信息,确保考生及时了解研招政策,落实招生“阳光工程”要求,持续推进招生公开、公正、透明。(四) 学位、学科信息公开我院主动公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新增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对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申报和论证材料、拟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信息进行公示。(五) 教学质量公开情况教学质量历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院主动公开教学改革信息、教学质量报告以及就业信息。对教学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制作办事表格和模板,方便学生获取信息并了解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还通过学生评教,吸收学生对课堂教学意见建议,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在国际交流和品牌赛事中彰显教学质量。通过志愿服务、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模拟联合国大赛,展现外交学子风采,彰显教学质量。(六) 财务、资产及收费公开情况在校园网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对新增专业学费收费向上级单位备案。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张贴收费信息,公开教育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对象、收费依据及投诉电话。积极宣讲财务制度和报销流程,并在新学期学生入学集中收费期间,财务人员现场答疑解惑。进一步整合优化报销流程、简化报销手续,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推进物资设备采购和基建项目建设透明公开,后勤和基建部门制作工作流程图,并在校园外网发布,直观明了介绍了物资设备采购以及大型基建工程的全过程,有助于教职工、学生了解并监督后勤基建工作。(七) 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情况我院在校园内网公开《外交学院领导干部兼职管理办法(试行)》、岗位聘用结果、人事任免信息。其中,岗位设置方案向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工会委员会代表征集意见和进行了答疑,并向广大教职工传达,人事部门收集并处理了职工意见建议。招聘公告在校园网和“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要求,积极做好招聘全程纪实工作。对校领导因公出国境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出访人员、出访时间地点、事由以及停留天数,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在主动公开事项清单基础上,我院不断丰富并细化公开内容,公开培训工作情况、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国际交流情况。还通过院长信箱、院长接待日等渠道收集群众对办学意见建议,倾听群众心声,协调落实解决问题。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本学年度,我院收到信息公开申请1件,院办已及时回复。作为外交部二级预算单位,我院预决算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因此,我院预决算信息未在校园网上公开,财务部门将保持与外交部沟通联系,进一步推进此项信息公开工作。四、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肯定。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本学年度,我院未收到举报、复议、诉讼。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较上一学年,我院各项工作信息公开更加全面、及时、准确。以往二级单位信息公开缓慢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当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公开评价工作方式还不丰富。尚未引入第三方评价,今后可借鉴其他高校有益做法,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着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由师生或者第三方机构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价。二是信息公开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于信息公开工作开展好的二级部门激励还不够,今后要研究激励措施,调动院内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2019-11-05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做好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院长办公室编制了《2017-2018学年度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六个部分。一、概述2017-2018学年度,我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总体部署和教育部有关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推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一) 规范信息发布,落实公开机制我院按照《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外交学院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履行信息发布的登记、备案、审查、批准程序,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明确信息发布责任。落实开设微信公众号、QQ交流群、微博的审批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落实公开机制。一是落实社会参与机制。邀请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落实沟通协调机制。公开信息涉及多个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发布信息准确一致。相关部门意见不统一时,由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党委办公室负责校园门户网站的协调工作。纪检部门负责监督检查信息公开工作。(二) 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公开形式2017-2018学年度,我院对校园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新版门户网站支持桌面端和手机移动端显示,采用了大横幅、宽视野的布局风格,公开内容更加丰富,栏目结构更加清晰。校园英文网站成功上线,更好地对外宣传学院各项工作。图1:我院校园门户网站首页图2:我院英文网站首页同时,维护更新信息公开网,加强学院微信、微博建设,信息发布更加灵活便捷。不断丰富公开形式,利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座谈、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会等形式,线上线下联合,运用图片图表,贴合师生喜闻乐见的风格,进行信息发布。(三) 提升公开实效,加强解读回应围绕着从严治党,党委书记利用年底述职的机会,在全体教工党员大会上就党建工作现场述职,介绍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及基础性党务工作等各方面主要情况。学院领导还深入院系,走进师生,通过座谈倾听师生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及时回复院长信箱来信,落实院长接待日制度。围绕着依法治校,学院党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管理规定进行解读回应,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的作用,有力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围绕招生就业、教学质量、招投标、基建项目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公开力度,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加强解读回应工作。二、主动公开情况(一) 学院门户网站公开情况2017-2018学年度,我院校园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184条,其中,基本信息359条,招生考试信息64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139条,人事师资信息68条,教学质量信息396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31条,学风建设信息126条,学位学科信息0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条。在教育部50项公开事项的基础上,我院还主动公开了党建、外国政要来访、上级领导视察、学术会议讲座、学生参赛获奖等信息,进一步拓宽了公开范围,细化了公开事项。(二) 微信微博公开情况利用好新媒体,提高公开效率。外交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校园新闻”、“校园掠影”、“学生风采”、“学术资讯”、“消息通知”等栏目,累计推送信息94条,目前关注人数达到18000多人,比去年增加6千多人。微博“外交人”积极报道校园生活,引导校园舆论走向,“圈粉”2002人。微博“外交青年”“圈粉”831人。信息公开更加灵活、便捷。(三) 教职工代表大会公开情况我院坚持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每学年,学院领导都利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场合作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接受教职工监督。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问题,都坚持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民主决策。(四)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公开情况根据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号),外交学院成功跻身全国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是党和国家赋予外交学院的光荣使命。为了更好地开展一流学科建设,我院在校园门户网站上公布《外交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公开包括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预期成效、具体措施等。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五) 招生公开情况1、本科招生公开我院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针对招生工作提出的“十公开”、“30个不得”要求,公开本科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简章、录取程序及结果等,积极管控招生录取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坚持线上线下联动,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招生办公室负责同志做客广播电台高招咨询节目,解读我院招生政策,并与考生家长交流互动。学院还组织本科招生宣传队伍参加北京现场高招咨询活动累计17场,赴上海、天津、重庆、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八省市参加25场京外现场高招咨询活动,积极回应考生关切。2018年6月中下旬,招生办公室在新浪网教育频道网页上的显著位置投放了招生宣传信息。投放期间累计点击量达11万余次,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提高传播信息的准确性,招生办公室通过新浪微博的新技术手段“粉丝通”将本科招生信息精准发送给考生及考生家长这一类目标群体。另外,招生信息的设计贴合“00后”考生热衷的文案风格,获得粉丝的青睐。图3:外交学院招生微博微信公众号“外交学院本科招生”备受考生及考生家长关注。为此,招生部门积极做好信息动态更新,在招生淡季,招办坚持每周至少一篇推送。招生季来临时,招办密集推送学院本科招生章程、学院情况介绍等信息,并将网友提问汇编成本科招生章程摘要、本科招生常见问题解答进行推送,几乎每日一篇。贯彻招生阳光工程,将招生改革落到实处。保证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和农村地区学生公平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努力实现区域教育公平。2、研究生招生公开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开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安排及办法、复试名单及成绩、录取名单以及研究生招生咨询和申诉渠道等信息。(六) 学生资助情况公开我院重视学生资助信息公开工作,严格遵守《外交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对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名单进行公示,并公布监督电话,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公正透明。(七) 教育质量公开情况教育质量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提高教育质量也是我院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我院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集思广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倾听用人单位意见建议。学院的教学质量体现在每一位毕业生身上,而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是最有发言权。为此,我院举办用人单位座谈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思路,听取意见建议并加以改进。 邀请学生评价课堂质量。学院引入全新课程评估系统,学生能够通过即时评价功能参与课堂质量的调查和评价,方便教师收集学生意见,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交流,达到以评促教效果。(八) 财务公开情况继续做好财务公开工作。在办公区域显著位置张贴教育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对象、收费依据、投诉电话,解答师生疑问,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提升服务实效。一是推进财务报销目录化,根据新修订的报销管理制度,财务部门简化并统一了资金审批限额,重新整合汇编了报销表格,让教职员工报销更明白、更便捷。并且组织财务政策宣讲,耐心解答教职员工对政策和日常报账过程中的疑惑。二是推动经费使用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简化因公临时出国审批流程,实行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着力提升办事审批效率。三是促进校园生活便利化。推出“一卡通”自助服务,方便师生充值消费、查询信息、借阅图书等。(九) 采购基建情况公开我院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要求,金额较大的物资采购项目都要经过党委会和院务会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基建项目均采用市场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投标信息发布在“中央政府采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市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上,招投标环节公开透明,不留死角。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2017-2018学年度,我院收到1人信息公开申请,涉及学院受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院办按照依申请公开程序通过邮件及时予以答复。因上级主管单位批复我院预决算信息为秘密,因此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等未予公开。四、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好评。五、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2017-2018学年度,,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未受到举报、复议、诉讼。 六、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实施以来,我院积极扩展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形式,加强解读回应,推进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内部治理初见成效,民主监督逐步加强,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但是,学院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不足。比如,部分院内二级部门信息公开网页更新信息相对缓慢,信息公开宣教和培训开展滞后。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将继续加强信息公开督办力度,力争组织开展信息公开宣教和培训,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公开意识。 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时点为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本报告可在外交学院信息公开专栏浏览,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院长办公室(电话:68323321、邮箱:yuanban@cfau.edu.cn)。
2018-11-28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由院长办公室编制。全文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六个部分。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时点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本报告可在外交学院信息公开专栏浏览,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院长办公室(电话:68323321、邮箱:yuanban@cfau.edu.cn)。一、概述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清单落实。一年来,在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院层层推进清单落实。校领导率先垂范,下基层、作报告、办座谈,听取意见建议,落实清单公开事项。各部门积极履行公开职责,及时更新信息,丰富信息公开方式方法,耐心回应群众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办学透明度。信息公开范围进一步细化,公开力度进一步增强。健全制度机制,全面依法治校。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文件精神,全面修订学院规章制度。包括补充《外交学院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规定,对招聘过程全程纪实,促进我院招聘工作依法、公开、公正。修订完善《外交学院党政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实施办法》,督促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从严治校责任。修订完善《外交学院信访工作暂行办法》,规范接待和办理群众来访程序。通过健全制度机制,全面依法治校。丰富公开形式,增强公开实效。加大多渠道公开力度,利用新媒体拓宽公开模式。我院精心制作了招生宣传片和就业图解,通过图文数字更加清晰地展示我院招生就业情况,让广大考生家长看得到、听得懂。还举办微电影拍摄大赛,展示校园风采。开展宣教培训,提高公开意识。各部门公开意识增强,注重对院内管理规定的解读和培训,包括举办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主体责任”为主题的党政负责人培训班。召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培训会。举办政府采购培训讲座和《外交学院公务出行暂行办法》解读会。发放有关政府采购业务的书籍,使教职工加深对学校管理规定的理解。 二、主动公开情况(一)线上线下联动,搭建参与平台1、门户网站公开情况一年来,我院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主平台作用,在校园内外网和信息公开专栏上发布各类信息共956条。其中,基本信息74条,招生考试信息49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163条,人事师资信息49条,教学质量信息512条,学生管理服务信息22条,学风建设信息59条,学科学位信息7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12条,其他信息9条。在清单50条事项的基础上,我院还进一步细化公开范围,增加外国政要来访、学生社会实践、学术会议讲座、智库建设、办公电话等信息发布。 2、微博微信公开情况运用新媒体搭建互动平台。一年来,外交学院官方微信推送《小精灵带你游外交学院沙河校区》等信息81条,其中《外交学院—中国外交官的摇篮》,阅读量达2868次。同时,学院利用微信微博发布招生信息。考生可在招生微信公众号中浏览学院概况、招生信息、专业介绍等栏目。我院在招生旺季时每日更新信息,并派专人与考生家长沟通交流。招生微博也动态更新信息,“圈粉”7405人。外交学院就业公众号为学生提供毕业手续办理流程、就业政策介绍以及招聘实习信息,方便学生查询获取。借助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我院信息公开实效显著增强。3、面对面搭建参与平台一是,推进结果公开,学院领导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总结工作成绩,介绍重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赢得了教职工代表的拥护与支持。二是,推进决策公开,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前期充分调研咨询,中期举行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后期认真回复并落实教职工代表意见建议。三是,推动管理公开,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汇编印制《学生手册》发放学生。同时,举办新生家长会,介绍学院办学情况,加强学院与家长间的沟通,共同参与学生教育管理。与学生代表座谈,听取校园管理服务意见建议,获得了家长学生的信任与理解。(二)贯彻阳光工程,深化招生改革我院严格落实教育部招生工作“十公开”、“30个不得”要求,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同时,面对考生家长做好招生政策的解读与回应。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做好招生政策解读。招办负责人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详细介绍招生政策,解答听众疑问。招生部门印制招生宣传册和《外交学院2017年报考指南》,介绍学院办学情况和招生政策。积极回应考生关切。做好本科生、研究生、特殊类型招生宣传。参加京内外47场本科招生咨询会,开通招生咨询热线,解答考生疑问。分别开通本科录取成绩查询系统(http://bkcx.cfau.edu.cn)与特殊招生成绩查询系统(http://tscx.cfau.edu.cn),方便考生及时了解成绩情况。公布新生报到情况。认真核对录取学生档案。对未按时报到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进行公示。贯彻招生阳光工程,将招生改革落到实处。保证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和农村地区学生公平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努力实现区域教育公平。(三)扩大参与范围,提高教学质量邀请媒体参与,展示教改成果。实践教学是我院本科“三三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闻媒体报道我院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大赛、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模拟外交谈判大赛、演讲辩论赛、志愿者服务的情况,展示我院实践教学改革成果。邀请专家参与,办出教学特色。作为推进专业教学英语化和外语教学专业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外交部翻译司与学院合办外交翻译专训班,培养服务于国家外交外事工作的高级翻译人才。我院邀请外交部翻译司专家来院讲座,有针对性地讲授外交翻译学习方法和案例实例。邀请企业参与,坚持协同创新。学院与董事会董事企业合作成立“涉外创新创业成长营”,将学院学科特色、师资优势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从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创新创业实务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安排课堂讲座、专题研讨、实地参访及实战演练等形式的课程,邀请大使、学者与学员交流,提供创新创业指导。邀请学生参与,开展网上评教。通过学生网上评价教学质量活动,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四)加强民主监督,全面从严治校从严选拔任用干部。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严格执行干部任免公示制度,接受民主监督。从严管理校风学风,党委深入基层与教职工代表座谈,了解师德建设情况,举办师德教育讲座,新老教职工谈师德建设心得体会。全院学习贯彻《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狠抓学风建设。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出差、会议、科研经费等规定,对巡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密切联系群众。院领导带头执行联系班级、院长接待日、听课制度,回复来信来访。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通过风险评估找准风险点,改进并完善现有内控体系,加快内控体系建设。(五)增加教育收费和经费使用透明度我院着力加大教育收费和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制作会议费差旅费管理办法使用指南,简化流程。在显要位置摆放教育收费公示牌,公示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及投诉电话。还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教育收费自查,未发现教育乱收费情况发生。引入第三方参与我院改善中央高校基本办学条件评审工作。(六)加强采购基建招投标信息发布我院加强采购基建招投标信息发布。采购项目招投信息标均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和北京市财政局网站公开。先后公开办公自动化OA系统采购项目、科研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等公告。基建项目招投标均采取市场招标方式进行,依托“中央政府采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市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三大信息发布平台,公开展览路校区锅炉房改造项目、主楼改造(一期)、南北配更换窗户项目、昌平校区消防及相关设施升级安全改造项目、展览路校区道路改造项目等招投标信息。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保证采购基建各个环节公开透明、不留死角。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一年来,我院未收到群众信息公开申请。就不予公开情况,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要求,我院预算表不予公开,同时由于决算涉及预算执行情况,因此决算表暂未公开。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陆续公开财务预决算表。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好评。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一年来,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尚未受到举报、复议、诉讼。 六、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一)主要经验充分利用在校生和校友资源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我院已经连续七年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寒假重返母校进行招生宣传。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为中学师生搭建了认识我院的桥梁,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也调动了考生报考我院的热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我院还利用校友资源,举办校友职业发展论坛,邀请校友重返母校,与在校生分享求职经验和职业规划,受到学生欢迎。(二)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院内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做得还不够。主要原因是培训计划性不强,培训课程与内容相对缺乏。今后应制定培训计划,着力安排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和内容。帮助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二是,定期检查和督促工作还不到位。尽管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但个别部门还存在着更新信息不及时的现象,督促检查工作也没有及时跟上。为此,要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加强全院范围信息公开检查和督促力度,不断推进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 外交学院 2017年10月31日清单事项链接:1、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http://www.cfau.edu.cn/col/col29/index.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31/index.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233/index.html2、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http://www.cfau.edu.cn/art/2016/6/28/art_248_47988.html3、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http://www.cfau.edu.cn/art/2007/5/11/art_513_4189.htmlhttp://tportal.cfau.edu.cn/art/2017/5/18/art_1777_53282.html4、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http://kyc.cfau.edu.cn/art/2009/6/2/art_359_4821.htmlhttp://kyc.cfau.edu.cn/art/2009/6/2/art_359_4822.htmlhttp://tportal.cfau.edu.cn/art/2017/9/8/art_776_55058.html5、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http://tportal.cfau.edu.cn/art/2017/3/15/art_963_51987.html6、信息公开年度报告http://xxgk.cfau.edu.cn/col/col1750/index.html7、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http://zs.cfau.edu.cn/col/col94/index.htmlhttp://zs.cfau.edu.cn/col/col95/index.htmlhttp://zs.cfau.edu.cn/col/col86/index.html8、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http://zs.cfau.edu.cn/art/2017/7/9/art_114_8281.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2/15/art_460_51633.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7/art_460_52477.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7/art_460_52479.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13/art_460_52561.html9、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http://zs.cfau.edu.cn/art/2017/4/19/art_101_8181.htmlhttp://zs.cfau.edu.cn/art/2017/6/22/art_114_8262.htmlhttp://zs.cfau.edu.cn/col/col85/index.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6/10/10/art_460_48944.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6/9/27/art_460_48036.html10、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http://yjsb.cfau.edu.cn/art/2016/9/12/art_460_47469.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6/10/13/art_460_48996.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6/10/14/art_460_49090.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6/10/17/art_460_49118.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6/11/25/art_460_50168.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3/20/art_460_52046.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13/art_460_52566.html11、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http://yjsb.cfau.edu.cn/art/2017/3/31/art_460_52329.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25/art_460_52901.html12、拟录取研究生名单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7/art_460_52477.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4/7/art_460_52479.htmlhttp://yjsb.cfau.edu.cn/art/2017/5/12/art_460_53123.html13、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http://yjsb.cfau.edu.cn/art/2017/2/15/art_460_51633.html14、财务、资产管理制度http://cwc.cfau.edu.cn/col/col409/index.htmlhttp://tportal.cfau.edu.cn/col/col2721/index.html15、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http://alumni.cfau.edu.cn/alumni/listPersonalDonate.do16、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http://tportal.cfau.edu.cn/col/col636/index.html?uid=7939&pageNum=1http://www.zycg.gov.cn/article/article_search?keyword=外交学院&catalog=http://wzjs.bjcz.gov.cn:8080/was5/web/search?channelid=21255517、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http://cwc.cfau.edu.cn/art/2017/9/19/art_2556_55257.html18、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http://tportal.cfau.edu.cn/art/2017/2/7/art_721_51631.html19、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http://tportal.cfau.edu.cn/art/2016/12/5/art_778_50526.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249/index.html20、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http://jyxx.cfau.edu.cn/front/channel.jspa?channelId=691&parentId=6912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http://jyxx.cfau.edu.cn/front/showContent.jspa?channelId=688&contentId=311722、学籍管理办法http://xsc.cfau.edu.cn/col/col1361/index.html23、学术规范制度http://kyc.cfau.edu.cn/col/col359/index.html24、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http://tportal.cfau.edu.cn/art/2016/9/6/art_776_47573.html
2017-11-0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落实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6]74号)的要求,本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外交学院按照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公开学院各项信息。根据文件要求,我院总结并编制了2015-2016学年度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重点领域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及不予公开情况、评议情况、受到举报复议诉讼情况和主要经验问题及改进措施、清单事项公开情况。报告中统计数据起止时间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如有问题,请向院长办公室反映,电子邮箱:(yuanban@cfau.edu.cn)一、概述 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是促进依法治校、增强治理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保障公众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发教育改革活力的重要举措。为此,我院着力完善制度机制,积极推动清单落实。 围绕依法治校,完善制度机制。《外交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办学信息;并将“确保校务公开,建立监督机制”纳入学校义务;赋予师生知悉学校发展、改革及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遵循集体讨论决定的议事和决策规则;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建议权。依据章程,院内各部门修改完善了本部门的规章制度,就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公开工作做出具体规定。比如,印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规定了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公开评议、公示遴选项目的原则,确保科研业务费使用管理透明。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将信息公开范围、公开程序纳入法治轨道,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制度建设。 围绕内部治理,推动清单落实。一是,院内后勤、基建等部门加强信息公开网页建设,增加部门职能简介、规章制度、建设动态等内容,提高后勤基建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增强信息传递交互性、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尝试多方治理新模式。三是,在已有公开事项清单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细化公开事项,扩展公开范围。四是,院内各部门总结信息公开工作成果,积极落实清单公开要求。 二、主动公开情况(一)通过网站和学院门户公开情况2015-2016学年度,我院通过信息公开专栏公布受理邮箱、校长信箱、监督投诉邮箱及电话,在显著位置设置了链接,方便公众了解我院概况、教学管理、干部人事、招生等方面工作。过去一年,我院通过校园内外网主动公开信息1239条。其中,基本信息551条(规章制度300项、重点工作安排203条),招生考试信息35条;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107条;人事师资信息22条;教学质量256条;学生管理服务31条;学风建设33条;学位、学科2条;对外交流与合作34条;其他信息168条。 学院召开党委会23次,校长办公会17次。编辑《外交学院简讯》4期。 从“公开信息构成”图中可以看出,规章制度、重点工作安排和教学质量信息公开量较大,这些信息的公开能方便上级部门、师生员工、社会公众了解学校情况,监督学校各项工作依章程依规办理,激发教育改革活力,创造教师学生、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校园治理的新局面。由“公开信息量增长图”可知,与上一学年度相比,公开信息总量显著增长。具体来说,由于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有关重点工作安排的信息量增长较快;这一学年度,我院督促了后勤、基建两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公开网页建设,网页初步建成,也增加了信息公开量。 在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我院还进一步细化公开事项、扩展公开范围,公开包括学术研究机构概况、科研业务费使用情况、外事活动、外交培训情况等。例如,根据规定,对因公出国人员进行公示,不仅校级领导因公出国须公示,而且普通教师因公出国也要公示,公开范围由校级领导扩展至普通教师,使因公出国事项更加透明。(二)通过微信公开情况当前,微信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为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我院积极尝试利用微信新媒体丰富信息发布形式。一、开通外交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87条,提供招生、外事活动、教学改革、学术资讯等方面信息,关注人数达8356人,并公布投稿邮箱,征集素材。二、开通“外交人”微信公众号,介绍学生活动情况,包括外交外事礼仪赛、模拟政协提案赛、学院共青团代表大会等。三、开通“外交学院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介绍校友活动、“思必锐”奖学金和“秋实”奖学金颁奖情况等。四、开通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招生信息和学院各项活动。微信的利用,提高了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增强了学院与学生及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学生、社会公众及校友了解学院各项工作。(三)通过其他形式公开情况教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了解学院发展和各项工作的重要渠道。学院领导在2016年5月召开的双代会上做了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总结了学院一年来的重点工作和财务情况,部署了下一年工作规划和财务预算工作,详细说明了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筹备申报“2011计划”、会上教职工、工会代表还讨论审议了《外交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院党委注重提案工作的民主监督和管理作用,使教职员工充分参与到学院重大改革的进程中来,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共收到意见建议24件,其中7件定为提案。院工会还制作了意见建议落实分解清单,要求有关部门限期答复并落实。另外,我院坚持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每周由一名学院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心声,解答疑惑,对于需要办理的,交由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三、重点领域公开情况(一)招生公开情况我院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 1.公开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及录取结果我院本科招生部门立足阳光高考招生平台(gaokao.chsi.com.cn)和外交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zs.cfau.edu.cn)及时公布本科招生章程、院系设置、专业介绍、提前批次和贫困地区招生计划、历年分数、本科、第二学士学位、保送生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并适时更新,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开。除了做好传统渠道公开工作外,我院还开通本科招生微信,提供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分数、录取查询、招生咨询,学校简介、特色优势、就业去向、学生活动以及专业介绍等信息,使广大考生充分参与到线上浏览、咨询中来,线上线下联动,招生过程更加公平透明。 2.公开保送生入选资格为确保特殊类型招生过程阳光透明,我院制定并实施了《外交学院2016年招收保送生实施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招生条件进行招录,严格要求生源中学推荐工作,详细安排招生工作流程。 3.做好招生咨询工作为做好解读回应,增加公开实效,招办负责人参加人民网、新华网组织的访谈节目,面对广大网友介绍我院招生情况,在线回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日常工作中,招生部门认真回复考生及家长的来信、来电、来访、电子邮件;制作招生宣传海报,面向全国500余所省级重点中学寄送招生材料;参加京内外多场现场高考招生咨询活动,为考生答疑解惑,前来咨询的考生及家长万余人;招生部门还分赴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7个省市,参加重点大学、中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27场,面对面解答考生及考生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我院还在《北京考试报》、《求学》等招生刊物上登载录取原则及标准,方便公众获取招生信息。在招生公开方面,我院摸索出来一套做法是组织在校新生重返中学母校进行招生宣传活动,由在校生通过自身感受向学弟学妹宣传我院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4、做好研究生招录公开工作我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并对公开信息进行解释。依托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复试成绩及成绩计算公式、录取名单。还开通了研究生成绩查询系统,(http://yjscj.cfau.edu.cn/)方便考生及时查询初试复试成绩。并利用微信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招生简章、招生咨询宣传安排等信息。(二)人事信息公开情况我院通过校内办公网发布了对中层干部的考察预告、公示信息及任免通知,通过校园网发布年度公开招聘计划、工作安排、公开招聘信息、公示拟录用人员信息。(三)财务公开情况教育收费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为促进收费透明公开,我院在校园网中公开学费、住宿费和考试费收费标准、收费对象以及收费依据,并且公布电话方便公众监督咨询。为做好解读回应,学院分管领导在全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作财务工作报告,介绍上一年度学院财务状况、收支情况与结构、下一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接受全院教职员工民主监督。工会负责人就经费收支情况和职工福利使用情况在工会委员会上作出说明,并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 (四)招投标公开情况重大基建项目、后勤设备采购事关师生利益,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我院基建项目和后勤设备采购项目均通过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所属的“北京市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 http://www.bcactc.com)、财政部所属的“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以及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的“中央政府采购网”(http://www.zycg.gov.cn)发布招标中标公告,涉及地下停车场及运动场改造工程、校园维护服务、网络安全设备采购等项目。同时,我院认真贯彻“三重一大”制度,依据《外交学院章程》规定的决策原则,加强内部监控,涉及“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事项,由学院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将廉政风险降至最低。比如,超过10万元金额的项目须经院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超过50万元的项目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形成会议纪要。四、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过去一年,我院严格按照申请程序,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学院是外交部属高校,根据外交部文件规定,学院收支预决算属保密范围,未予公开。五、评议情况我院在信息公开专栏公布院长信箱和信息公开监督邮箱及电话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对我院信息公开工作的批评和建议。目前,广大师生对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比较满意。六、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未受到举报、复议和诉讼。七、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2015-2016学年度,学院坚持党委领导,院长办公室牵头实施,党委办公室协同推进,院内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和机制,扩展信息公开范围,丰富信息公开形式,加强信息公开监督,落实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内部治理初见成效,民主监督水平逐步提升,为依法治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学院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不足。比如,部分院内二级部门信息公开网页更新信息相对缓慢,信息公开宣教和培训开展滞后。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将继续加强信息公开督办力度,力争组织开展信息公开宣教和培训,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公开意识和法治思维。八、清单事项公开情况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专业情况:http://www.cfau.edu.cn/col/col29/index.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31/index.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233/index.html学校章程:http://www.cfau.edu.cn/art/2016/6/28/art_248_47988.html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http://www.cfau.edu.cn/art/2007/5/11/art_513_4189.html信息公开年度报告:http://xxgk.cfau.edu.cn/col/col1750/index.html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http://zs.cfau.edu.cn/col/col94/index.html http://zs.cfau.edu.cn/col/col95/index.html http://zs.cfau.edu.cn/col/col104/index.html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http://zs.cfau.edu.cn/col/col104/index.html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http://bkcx.cfau.edu.cn/inquiry.asphttp://zs.cfau.edu.cn/art/2016/10/25/art_97_7862.html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http://zs.cfau.edu.cn/col/col101/index.html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http://yjsb.cfau.edu.cn/art/2016/9/12/art_460_48892.html http://yjsb.cfau.edu.cn/art/2016/11/25/art_460_50168.html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http://yjsb.cfau.edu.cn/art/2016/5/6/art_460_45982.html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http://yjsb.cfau.edu.cn/art/2016/4/11/art_460_45480.html财务、资产管理制度http://cwc.cfau.edu.cn/col/col409/index.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2386/index.html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http://www.cfau.edu.cn/col/col2387/index.htmlhttp://www.cfau.edu.cn/col/col2424/index.html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http://jyxx.cfau.edu.cn/front/channel.jspa?channelId=692&parentId=692 http://jyxx.cfau.edu.cn/front/channel.jspa?channelId=691&parentId=691 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http://jyxx.cfau.edu.cn/ 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http://www.cfau.edu.cn/art/2015/8/26/art_126_987.html 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http://211.68.66.176//cn/rules/index.html 外交学院 2016年12月6日
2016-12-1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5]48号)的要求,本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严格按照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公开学院各项信息。在汇总的基础上,我校校长办公室编制了2014-2015学年度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及不予公开情况、评议情况、接受举报情况和主要经验问题及改进措施。 报告中统计数据起止时间为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如有问题,请向校长办公室反映。(yuanban@cfau.edu.cn) 一、 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 信息公开工作是高校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重要手段。一年来,全校深入贯彻《高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本单位情况,认真开展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公开要求。 (一) 提高公开意识,积极履行职责 《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简称:办法)试行以来,全校落实信息公开清单事项情况良好。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办法》,信息公开意识不断提高,自觉贯彻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校长办公室积极履行职责,妥善处理我校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校内各单位负责人切实负起本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依法依规、准确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并主动回应社会关注和诉求,共同推进我校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发展。 (二) 认真总结信息公开工作 为切实加强校内各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校长办公室发布《关于提交校内各行政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及统计公开信息数量的通知》,动员各单位认真总结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主动公开的意识,排查落实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 依法开展保密审查 在公开的同时,我校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规范》精神,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做到既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又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 主动公开情况 过去一年,我校进一步扩大主动公开范围,做好动态更新,加大招生、财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一) 公开的形式 1、 通过校园网、信息公开专栏公开; 2、 以新闻报道、工作会议、简报简讯形式公开; 3、 通过校长接待日、校报、电话、邮箱、统计报表、校园广播及年鉴形式公开; 4、 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公开。 (二) 公开信息的构成 过去一年,全校公开信息涉及学校重大活动、规章制度、发展规划、招生录取、财务收支、政府采购、重大基建项目进展等方面,共计820条。其中,有关学校简介及组织机构的信息63条,占7.7%;规章制度291条,占35.5%;重大活动及重点工作安排32条,占3.9%;发展规划22条,占2.7%;学术委员会制度、科研项目及成果53条,占6.5%;招生和学生管理服务信息72条,占8.8%;学风建设信息12条,占1.5%;人事师资信息28条,占3.4%;教学质量信息119条,占14.5%;资产采购及基建项目招投标信息22条,占2.7%;财务收费信息45条,占5.5%;对外交流合作信息30条,占3.7%;外交外事培训信息29条,占3.5%;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信息2条,占0.2%。 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和校长办公会30次,全校中层干部会议7次,制作《外交学院简讯》4期,校报《外交人》电子报10期。 图表 1:外交学院公开信息构成 (三) 社会关注重点领域的公开情况 1、 学校重大活动、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公开情况 ⑴ 学校重大活动公开情况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此次大会通过了我校党委、纪委的工作报告和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报告。在对候选人名单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院党委和学院纪委。选举公开透明,符合法定程序。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我校还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学校领导所作的《学院工作报告》和《外交学院章程》制定说明报告,审议通过了《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决议和《外交学院章程》的决议,补选了第四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⑵ 章程及规章制度公开情况 在章程制定过程中,由院长办公室牵头的工作组特别重视征求各方意见。章程草稿的每一次修改都要广泛听取意见。章程初稿由党委会审议,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并专门开会征求法律专家、校内各职能部门、师生、校友代表、兄弟院校和离退休同志代表的意见,收集意见建议67条,其中,校内教师意见31条,占46.3%,学生意见6条,占9.0%,校外专家意见30条,占44.8%。意见征求为章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保障了章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院长办公室和党委办公室还拟定《外交学院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中国共产党外交学院委员会会议事规则》、《外交学院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这些规章制度试行以来,有力地推进了我校决策公开、决策民主、决策科学。 ⑶ 学校发展规划公开情况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要求,为推进教育深化改革,校党委制定了《外交学院综合改革与发展规划(2014-2019)》,在党员代表大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阐述。该规划从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改革和发展规划。通过媒体报刊报道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的盛况,公开我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还通过校园网介绍本科教学“三三制”改革的内容,公布了《外交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规划》(2014-2019),详细说明有关建立并完善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规划。 2、招生信息公开情况 面对教育形势变化,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关注,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保证受教育机会均等,我校积极做好招生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工作。 ⑴ 本科招生信息公开情况 首先,加强体系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招生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的精神,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招生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积极落实实施细则。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按照招生政策办事,确保招生工作阳光、透明,录取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逐步健全了招生管理制度,制定《外交学院2015年招收保送生实施办法》,明确了所招收的保送生条件和招生工作安排。 其次,积极丰富形式,不断充实内容。我校在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平台(gaokao.chsi.com.cn)上及时公布、更新我院招生信息,包括本科招生章程、院系设置、专业介绍、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等十余项信息。还通过校招生信息网(zs.cfau.edu.cn),公布本科生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分数统计、保送生实施办法等各类招生信息,以及我院本科高招录取、二学位、保送生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以便考生在线查询考生报考信息、考试成绩、录取标准及录取结果。考生还可以通过招生信息网了解外交学院基本情况、院系设置、专业介绍、学生学习、就业以及生活等方面情况。 为充分保证广大考生了解我校招生政策,我校开通了招生咨询热线010-68354353和010-89146832,公布招生咨询邮箱,专门解答考生和家长的相关问题。招生办公室主任主动参加人民网、新华网的访谈节目,面对广大网友介绍我院概况、招生情况,在线回答网友关注的问题。外交学院招生办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fau本科生招生)的开通是我校利用新媒体形式进行招生宣传和与考生互动的有益尝试,考生和家长通过微信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最新的招生资讯。同时,我校招生部门老师还走出校门,深入京内外中学进行招生宣讲,接受咨询,回应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我校招生政策的热切关注。 再次,强化招生监督,畅通申诉渠道。高招录取期间,主管校领导、校纪委领导对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全程监督。同时,为进一步接受社会监督,我们向社会公布了招生工作举报电话:010-68323922。考生如对录取结果有异议,可通过拨打纪检监督电话进行申诉。 ⑵ 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情况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积极做好招生录取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工作,完善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管理办法》、《阅卷工作管理办法》,加强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和阅卷工作的管理。并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公布招生政策、推免章程、专业目录、招生计划和录取名单等。还通过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接受推免生章程、招生初试成绩、复试基本分数线、调剂信息、复试办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研究生推免生成绩和拟录取名单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发布有力地确保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对于研究生招生监督工作,我校毫不懈怠开通硕士生复试录取监督电话:010- 68323375。对投诉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进行复议,保证投诉申诉渠道畅通,对违纪违规事件追究责任。 3、教学质量公开情况 教学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处于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我校于2014年底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估中心正副主任和八位评估专家进驻沙河校区,听课28门次,访谈34人次,走访部门49余次,举行座谈会7次,提调673份试卷、226份毕业论文。评估专家对我校的教学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我校还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上报数据,并形成《外交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报告中运用了大量图表详尽介绍了我校教师队伍、学生发展、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及质量保障方面情况,接受上级监督。教务处根据评估工作筹备、正式启动、专家进校考察、总结等不同阶段在校园网发布评估工作简报,院党委召开专门会议,全校召开动员会、专家反馈会、总结会等会议,让全校师生了解和参与教学评估工作。 我校目前正在建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启本科“三三制改革”,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三方面狠抓教学质量。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审批、中期检查、验收评估,听取教改项目执行情况的介绍,投票表决校级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名单,投票程序公开透明,充分给予专家教授对于办学的主导权,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分离,推动现代大学管理模式运行更加顺畅。 4、 财务信息公开情况 教育收费、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事关我校办学效益。为保证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收费项目一目了然,我校特别在财务处公告栏中公开本科生、研究生学费和住宿费的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同时,在校友会网页校友捐赠专栏公开校友捐赠金额。对梁洁华奖学金颁奖仪式、经纬师生创新创业颁奖仪式、秋实奖学金颁奖仪式进行新闻报道,向广大师生员工公开捐赠资金的去向和用途,做到合理、规范地使用捐赠资金。 5、 政府采购及重大基建工程信息公开情况 政府采购及重大基建项目是社会各界关注高校办学的热点。我校所有政府采购及重大基建项目均采取市场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以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所属的“北京市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 http://www.bcactc.com)、财政部所属的“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以及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的“中央政府采购网”(http://www.zycg.gov.cn)作为招标中标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展览路校区地库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地库项目监理招标、地库项目管理招标、沙河校区A座二、三、四层装修改造项目招标中标结果公告、沙河校区语言实验室建设项目公开招标、中标公告。公开便携式笔记本电脑采购项目、手拉手会议系统采购项目信息、采购人联系方式、采购预算金额、网上竞价成交金额及采购人意见等信息,充分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6、 外交外事培训信息公开情况 作为外交特色突出的高校,外交外事培训是我校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校在教育部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公开范围和力度的重要方面。我校通过工作简报和校园新闻的形式公开了东盟地区论坛预防性外交培训、泰国政府官员培训、马尔代夫政府官员培训、港澳公务员外交知识和外交礼宾培训、外交部青年干部外交业务培训、公共外交培训、地方政府外事干部培训情况。在培训过程中,不仅介绍我校办学情况,而且还通过讲座和实地考察的形式让培训班学员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外交政策,传播中华文化,加深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三、 依申请公开情况和不予公开情况 过去一年,我校严格依照申请程序,受理信息公开申请。自信息公开受理邮箱公布以来,共收到群众来信40件,院长办公室均及时予以答复。其中,受理1件信息公开申请,信息 “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情况,予以答复。 四、 对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我校在信息公开专栏公布校领导和纪检监督邮箱和电话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对我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批评和建议。目前,广大师生对我校信息公开工作比较满意。 五、 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情况 未收到针对我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 六、 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 主要经验 1、 善用外事培训手段公开信息 外事培训是一扇信息公开的窗口,是对外展示我校办学情况,展示中国高等院校水平的重要渠道。在外交部、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过去一年,我校外事培训内容更加详实生动,形式不断多样。通过培训,外国学员能够了解中国国情、外交政策和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我校也可以对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果,为外交大局服务。 2、 善用微信等新媒体公开信息 通过微信传递并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特别是针对校园重大事件的信息发布,微信能够发挥传统媒体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因此,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及时发布信息,增强公信力。 (二) 问题和改进措施 1、部分二级部门信息公开工作进展相对缓慢。今后,我校将加强对校内二级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督促,力争完成二级部门信息公开栏目的建设。 2、信息公开工作还不够便民,2016年,我校将继续细化信息公开事项,运用图表等形式公开信息。努力做到方便群众获取信息、了解信息。 3、保密审查工作需加强。今后我校将逐步强化保密审查队伍建设和增加人员业务培训,切实加强保密审查工作。 外交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5年10月28日
2015-11-11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第29号令),以及《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外交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了《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并依据该办法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本报告是对我院2013-2014年度信息公开执行情况的汇总,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招生财务信息公开情况、评议举报情况、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六个方面。时间从2013年9月1日开始至2014年8月31日截止。 一、概述 外交学院在2013-2014年度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依据有关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确立了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并逐步建立了一支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学院各部门积极行动落实信息公开工作要求,信息公开逐渐成为学院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内容,这为确保规范办学、提高办学透明度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也有利于促进依法治校、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由院长办公室牵头,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在广泛征求院内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并公布了《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外交学院信息公开指南》等文件,并下发各单位执行,建立起一套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此外,根据2014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学院修订了《外交学院信息公开目录》,并严格按照目录推进信息公开。 (二)建立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 我院在外交学院门户网站(www.cfau.edu.cn)开设了“信息公开”专栏,由院长办公室派专人负责网页的维护和信息更新,以及各部门信息公开的督办工作。专栏还公布有《信息公开指南》、院长信箱(yzhxx@cfau.edu.cn)、信息公开受理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办公地址和电话等内容,以方便群众全面了解学院相关信息。 (三)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信息公开队伍建设是外交学院信息公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院专门成立了由秦亚青院长任组长、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单位安排专人担任信息员,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院领导负责、院办牵头、各单位密切配合的信息公开工作队伍。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通过网站专栏公开信息 学院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涵盖了学院概况、招生考试、财务、资产情况、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和对外交流等13个栏目。通过外交学院办公信息网和信息公开网页对内对外公开了共90项信息,包括《外交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外交学院科研行为规范办法》等学术规范制度以及科研立项信息13项、优秀科研成果3项;人事师资信息9项;工会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代表大会人员名单等信息7项;学院对外交流信息,包括与国外院校合办孔子学院10项,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师生出国交流信息8项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留学生管理制度公开事项22项;学院政府采购信息2项;14项重大基建工程均在网上公开招标,主要涉及学院老校区改造和新校区配套设施建设。纪检监督机构办公地址、电话以及信访程序2项公开信息。 (二)通过教师代表大会公开信息 教师代表大会是学院向全院教职员工通报各项工作进展和学院规划的一个重要平台。在2014年4月召开的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院长向教职工代表介绍了我院教学科研及民生工作的重大事项。 (三)通过微博、微信公开信息 我院招生办通过腾讯微博(http://t.qq.com/cfauzs)解答考生的高招信息,听众截至目前共9069人,发布8条招生信息,平均阅读量约3420次;招办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122573001)粉丝数量截至目前5620,发布7条微博;开通CFAU本科招生微信(CFAUBKZS),方便考生及家长及时查询我院相关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自信息公开专栏开设以来,暂无公开信息的申请。 四、针对招生和财务工作的重点信息公开 (一)本科招生信息公开 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学校招生信息。招生部门积极做好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平台”有关我院的各项招生信息更新,及时公布本科招生章程、院系设置、专业介绍、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等十余项信息。同时,利用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本科生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分数统计、保送生实施办法等各类招生信息以及我院本科高招录取、二学位、保送生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还开通两个招生咨询热线。 (二)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 学院坚持以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为依托,兼以我院研究生部网站为载体,对研究生招生信息进行公开。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接受推免生章程、招生政策和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和分专业招生计划等均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我院研究生部网站上公开。 拟接收推免生名单、复试录取办法、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和各院系实施细则和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均予以公开。对破格复试、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也进行说明。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也在我院研究生部网站予以公示。 (三)财务信息公开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学院还公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管理制度20余条,还公布《外交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外交学院因公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外交学院经费报销规定》等院内财务制度18条。同时,为便于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学院相关财务事项,财务处在学院内网财务处部门主页上公开了各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支预决算总表等相关财务信息。 五、评议和举报 我院信息公开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得到学院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自信息公开网站建设至今,院办未接到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 六、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院信息公开工作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有的部门尚未建立二级网站,或对已有网站更新维护不及时;应进一步公开与教职员工和群众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今后我院信息公开工作将从以下方面改进: 1、适时开展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信息公开队伍的工作水平; 2、加快院内部分单位信息公开二级网站建设; 3、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和督办工作。 4、畅通群众评议渠道,充分发挥受理邮箱和监督电话的作用。 外交学院 2014年10月
2014-11-02